赴玉树抗震救灾日记
西藏自治区烹饪餐饮饭店业协会褚立群赴玉树抗震救灾日记
玉树发生地震后,各地烹饪、餐饮行业组织都积极响应中国烹饪协会的抗震救灾倡议,西藏自治区烹饪餐饮饭店业协会快速行动,马上协调企业,积极准备,组织货源,并由会长褚立群带队,一行15人带着8吨食物及相关物资分5辆车前往玉树支援。经过4天的艰苦跋涉,一行人终于抵达玉树,并已经开始为当地群众供餐。在救援行动过程中,褚立群会长第一时间向中国烹饪协会发来了短信报道,经整理现将相关报道以纪实日记形式发布,让我们共同关注一线救援的分分秒秒……
22日从灾区传回的赈灾团成员照片
赴玉树赈灾路途有感(之一)4月19日15:57
我们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跋涉,现在终于过了唐古拉山了,总结昨天经历:那曲真冷啊!路真难走啊!人真累啊! 望着山顶那一抹霞光,心底由然而升一股暖意,好美的羌塘早春……初升的旭日为我们今天的行程增添了信心。接下来几百公里的土路但愿没有那么多的便道,也没有那么多大坑……
青天丽日下,冰雹犹如大珠小珠般落在了可可西里苍茫的大地上,一阵风吹过,银色的世界里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影,刹那间掠过眼前又是蓝天白云,荒漠戈壁……大自然是多么奇妙,身临其境顿感个体之渺小,心境之远大……
赴玉树赈灾路途有感(之三)4月19日20:58
刚到曲麻河,距我们今天歇脚的地方曲麻菜县还有153公里,应该再有4个小时可以到了。今天从“不动泉”到“曲麻河”只有野驴和藏羚羊以及一路灰尘相伴,原来无人区就是这样的……将近8个小时我们行进在海拔4000多米、没有任何信号、没有人烟,更没有餐饮饭店的高原上,茫茫戈壁滩上唯一有的一条河,水还微微泛红,难怪取名:曲麻河。在没有信号的情形下,现在我们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听听那两辆从来没跑过山路的金杯130哪儿在响,敲敲看哪个螺丝松了,换换被扎坏的轮胎,一行人边观察边研究边卖力地修车,倒也乐在其中……
今天同车的厨师说我们一直生活在仙境里。蓝天白云下,车子每每会开在灰雾缭绕的尘埃中,他们就笑着说:飞机能在云里飞,我们的车也能开到云端里了。冷不丁对面也有车突然从仙境中来到我们面前,有加长型的庞然大物,也有摇摇晃晃的二人小摩托……我不禁问:此乃仙境?
这里的路真是绝了,车又出问题了,现在我们正在叶达乡当马路天使呢…… 赴玉树赈灾路途有感(之五)4月20日11:03
早上醒来大雪已经覆盖了曲麻来县城,连续两天的急行军,所有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一夜鼾睡,虽然只休息了五个小时,但早上出发时每个人都精神百倍。从曲麻莱出发到玉树
一路上由于太阳暴晒,我们带的菜已经坏了一部分,再冻一下又不知要损失多少,心疼啊!看来当初不带鲜肉、酥油、只带肉罐头等食品的决定是英明的。雪还在下,能见度越来越低,心又提起来了…… 赴玉树赈灾路途有感(之六)4月20日13:57
昨日由于两辆车连续爆胎,路上也没有好一点的修车行,就让其它两辆车先行,等那辆皮卡车补好轮胎再赶路,到曲麻莱县已是夜里十二点了,刚进县城帕珠师傅就沿着一条我们认为的主街道往前急驰,没有人声,没有灯光、更没有炊烟……难道城里没人?急忙联系先到的车,小曾告诉我们,所有住家、商店都关门了休息了,一位好心的小商店女店主带着我们找到警察,两位好心的警察正在帮忙沿街敲修车行的门呢……地震了大家都住在帐篷里,终于找到了一位修车师傅,他听说我们是西藏来的救灾的,马上打开店门开始帮我们修车,真不容易啊,明天可以继续赶路了,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接下来,那位可爱的桑扎西警官带着小曾开始敲门解决我们的肚子问题了。由于长途跋涉,而且十四个小时水米未进,每个人都精疲力竭了……布达拉餐馆的两位女主人非常诚恳地告诉我们厨师下班了,但她们可以做非常好吃的面片,随后一碗碗热乎乎的面端到我们的面前,喜悦之情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幸福啊!饭后我们也就很自然地住进了很不容易敲开的小旅馆的客房了。今天坐在车上回想起来,意犹未尽,曲麻莱县城那热心的女店主、技术娴熟不辞辛劳的修车师傅、不敲开门势不罢休的可爱警官桑扎西,他们的善良和热心温暖了我们疲惫的身心。真诚地感谢,感谢世上所有的好心人……
进入灾区相关报道(之一) 4月20日15:49
刚路过玉树隆古镇,距玉树州结古还有七十公里,镇里90%的房屋倒塌,尤其是老房子均毁
于一旦,但新的框架结构的房子基本上是好的,镇里大部分人正在领救济物资,刚才我们在拍地震现场照片时还有两个小女孩笑着让我给他们拍照。从镇里居民聚集时的谈话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态还是比较好的,但不知结古那里情况如何……
进入灾区相关报道(之二) 4月20日19:11
到玉树结古镇一个半小时了,玉树经贸委的通知终于闯过车河来接我们去服务点。今天看到来自全国各地拉着救灾物资的车队很多,秩序井然,但当地有些大卡车拉着方便面、水、休闲食品等边开车边跑向路边的灾民,引来一阵阵追抢,尤其是那些小孩还近跟着车跑,好危险。现在我们被堵在路上了,路边搭满了帐篷,许多人拿着救济物品兴高采烈地走着,更多人是骑着摩托车拖着大米面条等穿行在车河里……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因地震带来的阴霾,帐篷前的孩子有的在树间拴着绳子挡起来秋千,有的躺在母亲的怀里酣睡……
进入灾区相关报道(之三) 4月20日22:20
通过和经贸委以及县政府协调,傍晚,我们终于在玉树县体育场搭起了帐篷支起了锅灶。许多人看到我们从车上卸下蔬菜还以为我们是来卖菜的,一会儿就来了好多人,当他们指导我们是来自西藏自治区的爱心粥棚后纷纷奔走相告,一周以来他们很少迟到热饭,更是看不到蔬菜的影子。我在附近转了一圈了解情况,没想到片刻间就有一百多人咨询并预约了明天的早餐……
夜深了,体育场看台上点亮了欺负的蜡烛,诵经声响彻四周,看台下、帐篷边、刚护送救灾物资来到玉树的人们……表情凝重地望着前方,这时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带走满场的痛苦,带走漫长的悲伤,带走满脸的泪水,带着我们的祈盼,带着我们的希望,带着我们的未来,划向很远很远……
进入灾区相关报道(之四) 4月21日9:30
今天早上开始我们正式为当地的受灾群众供餐,我们长途跋涉带来的两辆早餐车和食品、日用品都派上了用场,看到当地群众手捧着热腾腾的粥,我们的心里都十分温暖,这一路上的辛苦断然消失了。刚刚接到了中国烹饪协会苏秋成会长打来的电话,他称赞我们这次行动迅速,对灾区的支持力度大,他还代表全国的餐饮行业同仁通过我们向在抗震救灾一线的餐饮工作者问好,向灾区的同胞们表示慰问,苏会长还表示,中国烹饪协会党支部党员捐赠的党费将通过我们直接用于灾区的救助工作。苏会长的电话很及时也很感人,直接鼓舞着我们一线的同志们,相信有行业协会、有党和国家的坚强后盾,我们和灾区人民一定会渡过难关,早日重建家园!
进入灾区相关报道(之五) 4月21日14:30
从今早开始到现在已经为近七百人提供了饮食,我们现在开始流水作业,大家一直忙着做饭、打饭。此次善举受到了灾区人民的欢迎,通过协调,灾区各种粥棚献爱心活动正在有序开展中。
进入灾区相关报道(之六) 4月21日16:20
忙了八个小时,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这里的天气变化无常,幸亏我们的厨师都有高原工作的经验,大家的兴致极高,知只是才半天时间我们都变成了土猴。截至目前我们提供了一千二百余人的饮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聚集到这里,吃着热乎乎的饭,带着笑容满意的离开,我们今天听到的最多的两个字是:“谢谢!”
进入灾区相关报道(之七)4月22日1:20
今天是榆树的第二个夜晚,也是我们提供餐饮的第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刻,帐篷后面看台上的祈福烛火在风中摇曳,看着我们的临时厨房感慨万千;从在上八点到夜里十点,我们十几个人忙了十四个小时,为灾区2200余人提供了餐食,看到他们喝着稀饭吃着面条,对于初次参加这种行动的队员来说,成就感油然而生,每个忙碌的时刻都能看到他们热情的笑脸,休息时还相互调侃,融洽的氛围让大家忘记了劳累……玉树的风是我们永恒的话题,抬眼望见远处有灰尘刮起,我们每个人都会手按餐台,俯首等待大量的沙尘飘过。风静抬头,细小对方的发型和不用漂染的土黄色,手中的餐盒却没有丝毫的灰尘进去,待风和日丽又开始打饭夹菜,似乎对满脸满身的尘土不懈一顾……多可爱的队员们啊,我为你们的企业有你们这样的骨干感到欣慰,我为西藏餐饮饭店行业有你们这样的精英感到骄傲!夜深了,祝你们做个好梦,明天我们还有更艰巨的任务……
进入灾区相关报道(之八)4月22日10:10
今晨下起了大雪,但是队员们的热情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早上八点钟我们准时将热乎乎的饭菜送到排队群众的手中。现在,雪越下越大,帐篷前昨天的洋灰马路今天变成了“水泥”马路,灾民们陆续进来用餐,他们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还不时的相互让对方尝自己饭菜的口味,他们用藏语边吃边聊,走的时候还会给自己的家人带回一两份给家里的病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0多人来进餐了,看到我们的辛勤劳动得到认可,真让人欣慰!

前来就餐的灾区同胞
在雪花纷飞的灾区一线能吃上热腾腾的早餐是如此感人!
进入灾区相关报道(之九) 4月22日22:20
天黑了,雪融化了,灰尘又多了起来,天气越来越冷,吃饭的人渐渐少了,从早上八点第一位就餐者到晚上九点十五分最后一碗面条盛出,今天做粥十二锅,面条十八锅,累计接待灾民约2800人次。
进入灾区相关报道(之十) 4月23日21:15
进入灾区第三天是即繁忙又欣慰的一天。早饭时比较轻松,从八点到十点半只有400余人进餐,除几个正在做饭的厨师外,其他的人都开始到河边取水回来将临时厨房方圆30米全部泼湿,这样的工作每天重复四到五次,是为了防止过往的车辆带来灰尘,污染了食物……中午时分,午餐肉烧土豆的香味吸引了过往的灾民,餐台前刹那间堆满了人。我们的眼前全是手,夹杂着太阳照在不锈钢餐台上折射的刺眼的光芒,显得杂乱无章。整个餐台前拥挤不堪,无论我们怎么解释要求排队都无济于事,所有人都在往前挤,负责维持秩序的罗布也无奈的摊开了双手,曾柯文慌忙中找来了警察才避免了混乱……忙完了午餐,我们驱车前往其他灾民安置点了解情况,非常欣慰的是90%居住在救灾帐篷里的灾民都已经领到了政府发放的炉子、牛粪、米面、方便面、矿泉水、菜等。下午六点左右,灾民安置点炊烟袅袅升起,已经没有了我们初到玉树的凄凉……回到我们的临时厨房,没有看到排长队的情形……截止八点二十分,共接待灾民约2000人次。
进入灾区相关报道(之十一) 4月24日 22:15
玉树的天气就像婴儿的脸变化无常,清早起来,看着那阴冷的天伴着沙尘,初升的太阳犹如一面银盘挂在天边,没有一点温度。昨晚清洗干净的餐具结成了冰块儿,清扫干净的厨房重地又成了垃圾场……今天的早饭格外冷清,到了中午又热闹起来,他们提着方便面,拿着火腿肠或车载着米面等前来进餐,原来他们都去领救灾物资去了。一阵忙乱,几大锅面条一舀而空,边吃边说这里的饭做得比家里的好吃多了,还有一些打包几碗带回家,与家人共享。
天出奇的冷,忙碌了几天的队员,由于居住条件差又辛苦又休息不好,今天开始出现状况了,有胃痛的、感冒的、口腔溃疡的、浑身酸痛的,虽然大家都不告诉我,自己悄悄的去隔壁的医疗点儿拿了药,坚持着为2300余人次提供了饮食。队员们为了服务灾区,为了播撒自己的一份爱心,将病痛抛在脑后,看到这种情况让我更担心,更心痛。当人群散去,我们在昏暗的帐篷里吃着泡饭,看到大家晒脱皮的脸,越来越粗糙的双手和满身灰土的衣着,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进入灾区相关报道(之十二) 4月26日 21:05
到玉树7天了,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我们带来的的救灾物资已经变成了美食奉献给灾区人民,晚餐过后大家将最后一袋米拿出来准备明天离开玉树前最后一顿早餐。虽然今天只接待了1600余人次,却有许多感人的事迹,有几位爱心教室的志愿者吃完面条执意要付钱,他们说提供给灾民的食物是不能白吃的,他们到灾区服务就是想让孩子们能尽快走出地震阴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其实他们也才十几岁,刚步入大学门槛,但每个人都怀揣梦想,带着一腔热血来到玉树,来到他们能尽一份绵薄之力的灾区,来到孩子们中间.......
离开灾区报道(之一) 4月27日9:30
当我们将最后一碗粥送出后,便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出发,同时也将帐篷及一些物品捐给灾民........玉树州经贸委索南主任亲自为我们送行,有些来帮忙的和经常光顾我们临时厨房的灾民也赶来送行,望着他们眼中的泪花不由一阵心酸......来玉树8天了,我们这只最大52,最小21岁的赈灾团队为约13000人次提供了餐饮,为他们灾后恢复生活赢得了时间,提供了帮助......当我们的车子开出赛马场,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在结古镇缓慢绕行一周,来缅怀逝去的人们......离开结古,由于连日来大家都很辛苦,为了安全车速很慢,经过几个小时奔波,下午五点赶到了曲麻莱,大家狼吞虎咽地扫光了桌上的饭菜后前往商店采购衣物,又直奔澡堂,连日来积累的尘土终于随水远去了.......可以说我们也为曲麻莱县拉动消费做了一定的贡献,夜深人静,躺在可以伸直腿休息的床上,感觉很满足......
离开灾区报道(之二) 4月28日12:12
按照行程今天要赶到沱沱河,经过一夜的休整大家基本恢复了体力,队员们起床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在床上睡觉太舒服了。但曲麻莱的夜晚是寒冷的,我们有一辆车的油箱被冻住了,一辆油管冻爆了,一辆车的风扇坏了……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9:40我们出发了。
离开灾区报道(之三) 4月29日0:32
午夜十二点,我们终于感到了不冻泉,320公里的路程历时14小时20分钟,由于车出了故障,我们从下午3点半开始在寒风凛冽4200多米的山头上党了6个多小时的山大王……月光下的不冻泉夜晚,寒冷无比,没有加油站,只有一个小的加油点,一小桶要收我们140元,饥寒交迫的我们只有任人宰割了……
离开灾区报道(之四) 4月30日6:08
29日从五道梁出发,一路平安,晚上九点赶到那曲,当地的朋友设宴为我们接风,大家都有一种到家的感觉。今晨醒来,大雪笼罩了那曲镇,车队小心翼翼地行驶在漫天雪花白茫茫的羌塘草原上,赶往下一个站点——当雄。
离开灾区报道(之完结篇) 4月30日18:36
4月30日下午16:10我们回到了拉萨,自治区商务厅马相村厅长率全体干部职工以及四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员工400多人,在商务厅办公大楼前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马厅长亲自为赴灾区的所有队员戴上了洁白的哈达,并送上鲜花。对我们此次赴玉树灾区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合影留念。之后,各企业及媒体也纷纷为我们敬献哈达,互抢镜头,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用爱心温暖灾区 用温暖迎接英雄
(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