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全球全权副主席陈平:请投中国非遗美食一票
陈平主席与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张秀琴大使
陈平主席与姜俊贤会长、瑞士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大使
陈平主席与张秀琴大使、姜俊贤会长、边疆副会长
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咨询专家、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 全球全权副主席兼中国区主席陈平女士巴黎时间3月27日专程从德国赶到巴黎,出席“2015中国非遗美食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动中国非遗美食精品宴暨闭幕仪式。在仪式上,陈平主席发表了书面致辞,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各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在中餐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时候,投中国一票”。
陈平主席在书面致辞中说:非常高兴今天在这里与大家欢聚,共同品尝和分享中餐的美味佳肴,欣赏来自中国的杰出厨师们的精湛烹饪技艺。我是Emma Chen,来自中国,定居在德国十六年。
对于一个长年离开祖国,定居异乡的人而言,家乡的一切都是值得怀念的,特别是饮食。所以,中餐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是餐饮,还是乡愁,还是精神世界的慰藉与寄托,每次怀念故乡的时候,我会想念中餐,而它也是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可能改变的口味和记忆。
一个人的口音,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而改变,但是一个人的味觉却很难改变,生病的时候,外出的时候,你总会想到小时候,母亲为你做的那些简单地但是温暖而可口的饭菜。这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无法忘记的记忆。所以,中餐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饮食,而且是一种情谊,一种乡愁,一种对于家庭和友情的寄托。所以在中国,你会随时看到不同风格的餐馆,豪华的或者简陋的。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你都会看到不同的菜系和不同的烹饪方式。人们在相聚的时候,都会以吃饭为主要形式,因为聚餐就是团圆,中国人喜欢圆满。人们结婚,生孩子,嫁女儿,家人故去,孩子生日,找到工作,上了大学等等,各种庆祝活动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吃饭。这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
很多人误以为中餐有残忍的地方,有些人认为对动物有伤害,其实,这是对中餐的误会和不了解。事实上,中餐的精华在于它的精湛的制作技艺,它的科学的配料,它的营养价值的体现,这是中国人在与大自然相处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民众的智慧的结晶。中餐的器具,色彩,用料都是十分讲究的,特别是对于食材的要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植物,花草,农作物,甚至树木,都可以中餐主要的食材。所以中国人喜欢用饮食来代替医药,用养生来代替治疗。这也是中餐一个特殊的功效。还有,中餐不会使人发胖,在座的女士一定会高兴。
其实,饮食,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去哪里旅游,如果你吃到一顿可口的饭餐,你会对这个旅游景点有个更好的印象。餐饮也是人们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初印象,就像说到法国,人们会想到波多尔的红酒和法式大餐,牛角面包,说到意大利就会想到各种各样的面食和奶酪,说到韩国就会想起泡菜,说到德国就会想到啤酒一样,餐饮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甚至哲学。
中国地域辽阔,餐饮体系实在是过于庞大。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一生中能够把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各类小吃和菜系都吃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想要了解中餐,也要来中国呆很长的时间。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 是一个以保护全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工作宗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成立三十六年来,始终积极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所有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和工作宗旨,在全球开展了积极而有效的工作。我们的会员来自150多个国家,并拥有各种200多个民间艺术节,其中包括饮食艺术节。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护那些人类即将失传但是十分可贵的传统文化和遗产,让它们不要受到更多的侵犯与抛弃。人类要发展,就需要保护自己的根源,需要文化和历史来滋养。所以,对于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保护与继承。
我们希望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努力工作,用文化交流来维护世界的和平,用文化交流来消除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隔阂与误会。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享美好的中餐,就是希望让大家通过中餐这样的美味佳肴,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与哲学思想。
最后,还有一个秘密要分享,如果你们中的谁,今后想去中国品尝中餐,请跟这几位先生搞好关系,因为他们是中国餐饮界最有发言权的人,他们知道哪里有最好的中餐馆,最棒的厨师。也许还可以给你们一些好的折扣。
你们如果要来德国,也欢迎到我家做客,我可以给你们做一些简单但是也很好吃的中餐。如果你们认为中餐好吃,请记得,将来在中餐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时候,给我们投一票,支持我们。
链接:陈平简介
陈平,女,德国籍华人。
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咨询专家;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 全球全权副主席、中国主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专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洛带民间艺术保护发展中心创始人、理事长;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乡村地理》杂志荣誉主编;贵州省政府文化旅游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