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餐饮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研讨会现场
苏会长表示将进一步推进饮食类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柳长华教授与餐饮企业代表探讨非遗的发掘保护工作
冯秘书长表示开展饮食类非遗保护工作是历史责任
乔杰副秘书长介绍如何开展非遗保护工作
与会代表观看东来顺非遗饮食资料
全聚德展示申报非遗历史文献资料
便宜坊介绍非遗申报经验
直隶官府展示挖掘整理的餐饮资料
冯秘书长向与会代表介绍非遗工作取得的成效
大会现场
8月3日,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支持下,由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餐饮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老字号保护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刘宁副司长、中国烹饪协会苏秋成会长等领导出席研讨会。
近年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非常重视饮食类“非遗”申报工作,广大餐饮企业对此项工作也表现出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目前已有多个饮食类项目通过国家、省、市县级“非遗”认证,与此同时,在挖掘、整理、保护弘扬及申报饮食“非遗”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急待解决,部分企业在“非遗”项目申报方面也存在疑惑。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企业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更好地开展饮食类“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推动餐饮业的进步与发展,在拉动内需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烹饪协会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支持下,联合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上,苏秋成会长表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也是企业文化精髓的记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科学、扎实的开展,中国烹饪协会也将坚持提供服务的宗旨,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教授和中国烹饪协会乔杰副秘书长作为“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在研讨会上与餐饮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推广之道。专家们本着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之心,从药食同源的思想入手,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企业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和企业在这方面工作中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结合为什么要进行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如何保护和保护什么等方面的问题,向与会的企业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来自山东省烹饪协会、天津市烹饪协会、上海市烹饪协会、河南长垣县烹饪协会代表,和北京世纪谭府酒店、东来顺、全聚德、便宜坊、直隶会馆、河南又一新、麻辣诱惑、沈阳马家烧麦等企业代表与参会的企业交流了自己企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经过,以及申请成功后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与会的企业代表和传承人还围绕着当前全国各地饮食类非遗保护和申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中国烹饪协会冯恩援秘书长表示,开展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餐饮行业现阶段的历史责任,各餐饮企业和行业组织要多渠道、多项目、多层次的对饮食文化脉络进行梳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区域品牌文化的培育,把餐饮产业做大做强,中国烹饪协会也将把中餐打造成为世界健康营养的主流产业作为了协会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之一。这次研讨活动通过企业与学术界的对话、交流,使广大餐饮企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有利的指导了餐饮业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工作,对于中国烹饪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供稿:新闻宣传信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