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小小得月楼”开进大上海
日期:2015年06月01日    来源:新华社    分享:

 
全国劳模瞿惠钧向得月楼员工传授技艺。 记者 杭兴微 摄

    “‘小小得月楼’一点也不小”,20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瞿派服务艺术创始人瞿惠钧一走进得月楼上海福建路店,就连连感慨“上海人不用到苏州就能吃到松鼠鳜鱼了”。据得月楼副总经理周静嘉介绍,得月楼上海福建路店从16日亮相以来,不仅出现顾客等翻台的热闹场面,还有上海市民捷足先登预订年夜饭了。

    说起苏帮菜“扛鼎之店”得月楼和上海的缘分,来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影《满意不满意》以得月楼为题;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小小得月楼》开到苏州,在太监弄得月楼实地取景。两上银幕的得月楼蜚声中外,不少上海顾客到苏州,一定要到得月楼品尝正宗苏帮菜。去年5月,得月楼作为苏帮菜的唯一代表进驻上海世博会;在上海市烹饪协会主办的服务世博名特菜点评定展示交流活动中,得月楼松鼠鳜鱼等12道苏帮菜点获得“服务世博名特菜点”称号。上海世博会一炮打响之后,得月楼一鼓作气,进驻繁华闹市福建路中华名品街。

    1000余平方米的餐厅,明月、伴月等10个包厢,让人仿佛走进太监弄。“得月楼福建路店仅装修就投入400余万元”,据介绍,为引进姑苏名店得月楼,上海有关方面大开“绿灯”,供电、供水、供气等“特事特办”,“光供电就根据菜馆需要,增加了近一倍的容量”,在环境装修中,得月楼还引进世博店的元素,充满姑苏古典韵味。

    得月楼这次沪上亮相没有做任何广告。尽管是“悄悄”进上海,然而,不少上海顾客口耳相传,赶来体验“不出上海品尝苏帮名菜”的美好感觉,松鼠鳜鱼、清熘虾仁、香酥鸭等,成为这两天点击率最高的苏帮名菜。“得月楼福建路店沿用世博店运作模式”,据周静嘉介绍,为保证菜肴原汁原味,这里的所有菜品都由苏州得月楼中心厨房配送;烹饪、服务人员也以得月楼世博店班底为主,由全国烹饪名师屈桂明领衔。  

     当天,得月楼还特地请上海人民饭店老“3号服务员”瞿惠钧上门,指导服务技艺。“20年前就到苏州得月楼结对相互交流,现在在上海又碰头了”,今年70岁的瞿惠钧一脸喜色,手把手地向年轻服务员传授迎客、上菜等海派服务技艺。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