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中山古镇“千米长宴”开席 万人同食百家宴
日期:2015年06月01日    来源:人民网    分享:


重庆市江津中山古镇“千米长宴”开幕式

  舞狮子、唱山歌、祈福仪式后“开宴了”……16日上午,为庆祝中国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江津中山古镇再度摆开“千米长宴”,380桌百家宴延绵在古香古色的街道中,吸引了上万名游客来此地品尝佳肴。

  据了解,“千米长宴”系中山古镇传统民俗,自古就有“千米汇长宴、万人祈福祉”的习俗。即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古镇老街居民在总长1132米的千米长街上大摆百家宴,共庆生意兴隆、家业兴亡,共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今天,古镇老街的所有居民均将宴席摆上了街道,杂香、烧白、粉蒸排骨、酥肉汤、豆腐汤、条粉红苕汤、水膀、小河鱼等丰富的菜品不仅用来招待自家客人,380桌宴席也供游客随意品尝。


古镇居民准备祭祀祈福用品。

古镇长者进行祭祀仪式。

  传统祭祀 万人祈福

  “伏以神通,浩浩圣德,昭昭凡民……中山古镇人民于辛卯岁,上元之期……”一位身穿长衫的长者,庄重地念诵着祈福祭词。

  根据古老的传统,“千米长宴”在宴席开始之前,还伴有古镇古老的敬神、祭祖、祈福等传统仪式。8位头扎白帕,身着长衫的长者整齐地站在了摆满猪头、猪尾、苹果、糕点的香案旁,虔诚地点燃香烛纸钱后,随着喊礼人的口令双手抱拳对天地祖宗整齐地行鞠躬礼,祈求上天和祖宗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幸福。

  祭祀典礼结束后,祭祀喊礼人的一声“开席咯”标志着“千米长宴”正式开始。祭祀喊礼人告诉记者,他们8人当中最小的都已经74岁,都是镇上的长者,而他本人已经做了五年的祭祀喊礼人。


古镇游客品尝“千米长宴”

中山古镇“千米长宴”

  三样菜,一个都不能少

  热菜八个:杂香、烧白、粉蒸排骨、酥肉汤、豆腐汤、条粉红苕汤、水膀、小河鱼。凉菜六道:腊拼盘、花生米、菜台、萝卜丝、烟熏豆腐、石板糍粑,这是今天宴席的菜单。

  鸿宾阁的老板娘李春梅特别强调,有三样菜是一个都不能少的。一是全鱼,表示年年有鱼;二是猪头肉,农村都有杀年猪的传统习惯;三是元宵,为庆祝元宵佳节,汤圆是肯定不能少的。

  李春梅说,她到中山古镇开店已经有七年了,每年的“千米长宴”都会吸引很多人来品尝,不仅是来凑个热闹,也是来图个吉利。她说,以前长宴都是在腊月28举行,每家每户都准备好菜品,有几桌客人都摆到街上,现在为让更多的人能来沾沾喜气,就把长宴的日期延后,让更多的游客能品尝到独具古镇特色的“千米长宴”。“你们看,我从前两天就开始准备,今天三十几桌全坐满了,还有想订位置的游客,都没得办法。”

  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亲情同宴

  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千米长宴”特别开设了亲情宴。江津区委区府的领导和留守儿童、返乡民工、困难群众、百岁老人同坐一桌,一边品尝美味,一边闲话家常,共同祝愿新年团圆美满。

  家庭非常贫困的70岁老人张绍良,今天特别高兴。今年被确认为低保户,不仅享受到国家的低保政策,还收到了区扶贫办发放的扶贫电视机一台。今天有幸参加“千米长宴”和大家共度元宵,更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关怀,他显得十分激动。


古镇特色民俗引来外国友人拍摄。

古镇传统上菜方式“打盆”

  民俗表演,好不热闹

  “上菜了!”一个脚穿草鞋,头裹白色头巾的男子应声而来,只见他把一个2米长、10厘米宽的托盘顶在头顶,在拥挤的人群中灵巧的穿梭,沿桌上菜。顿时吸引所有人的眼球。据介绍,这种奇特的上菜方式,在当地叫打盆,将盛满熟菜的木托盆在不用手扶的情况下,搁在送菜者头上,接着由送菜者将头顶上的菜顶着送到各席。

  热热闹闹的吃完饭还不够,更精彩的活动还在后面。

  宴席过后,“欢乐元宵 幸福重庆—第六届江津中山古镇‘千米长宴’民俗民生文化”活动民俗表演正式开场。民间艺人纷纷涌上老街,用舞狮、舞龙、耍车灯、“打钱杆”等传统民俗表演,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宵佳节。让原本热闹的街道,更加红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