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规划5年后步行5分钟到便利店 建1000个早餐网点
再过几年,重庆市居民的消费环境和生活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出门买菜、吃饭、购物都会更方便。11月29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主持召开市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商业的意见》。到2015年,重庆市将基本实现宜居重庆“51015”目标,即: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到达便利店、10分钟到达超市、餐饮店,驱车15分钟可到达购物中心。
两年内,全市建2000个规范化社区商业网点、400个标准化菜市场和1000个早餐网点
《意见》提出了两个阶段目标:到2012年,培育100个市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50个示范龙头企业、200个示范社区超市,建设1000个示范社区商业网点、2000个规范化社区商业网点、400个标准化菜市场和1000个早餐网点,实现区县(自治县)有社区商业示范社区,街道有示范社区超市,社区有示范(规范化)社区商业网点,行业有示范龙头企业;同时改造和新建30个社区商业中心,居民对商业设施的满意度达到70%以上。
到2015年,基本实现必备型业态配置全覆盖,建成100个社区商业中心,初步构建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方便快捷的新型社区商业体系。
社区商业重点抓好超市、菜市场、便利店、大众餐饮店、大众理发店、药房、洗衣店、再生资源回收站、维修店、家政服务站等必备型业态配置
加快社区商业建设,是宜居重庆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居民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市商委主任周克勤表示,市政府出台加快社区建设的意见,目的就是要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利服务进家庭。他说,要实现宜居重庆“51015”目标,首先要合理规划建设社区商业,对缺少商业网点的已建社区,要利用已有建筑发展社区便民商业,对新建社区,重点规划建设社区商业中心,适度发展居住小区商业。
“发展社区商业还要讲究科学配置”。周克勤说,社区商业配置要突出便利性,要重点抓好超市、菜市场、便利店、大众餐饮店、大众理发店、药房、洗衣店、再生资源回收站、维修店、家政服务站等必备型业态配置。他表示,今后还要不断创新社区商业服务体系,鼓励品牌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发展网上交易、网上服务和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服务等。
各区县政府应在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按不低于1%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社区商业发展
当天通过的《意见》还明确要加快发展社区居民服务业,支持创办社区居民服务业微型企业,鼓励微型企业和现有社区经营者加盟品牌企业,开设社区商业服务网点,不断提高社区商业连锁经营比重。此外,在政策支持方面,《意见》提出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应在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按不低于1%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社区商业发展,并在税收、土地、规费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
会议还审议了《重庆市“一带五区”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改革试点总体方案》、《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筹建总体方案》等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