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盘锅包肉也有标准?首个辽菜系列标准年底出台
首个辽菜系列标准年底出台 摒弃油大将更重本味儿
一部旨在规范辽菜口味、用料、营养成分等内容的“辽菜系列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将于今年年底正式颁布。
这项标准将包含十个最具代表性的辽菜菜品,比如大家熟悉的锅包肉、小鸡炖蘑菇、扒三白、三鲜火锅、靠大虾,以及营养价值和原料价格都颇高的赛熊掌、葱烧辽参都将有标准化的制作方法。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名厨专业委员会第一期辽菜标准化培训大会”上获悉的。
“同是锅包肉,不同饭店吃出不同口味”
川菜一下子就想到水煮鱼、夫妻肺片;可说到辽菜,很多人却说不出个代表来。来自沈阳各大酒店的总厨们对此感触颇深。中国烹饪大师,国家高级烹饪技师刘敬贤说:“辽菜确实面临菜品单一、影响力不及其他菜系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辽菜缺乏标准化的烹饪方法。 ”
刘敬贤举例,你到这个饭店吃的锅包肉,红红的、番茄酱放特别多,可到那家吃,一点儿番茄味都没有,两个菜从外形到口感完全不同,正是这种烹饪方法的随意性,使得辽菜很难在全国叫得响。
缺乏标准的另一个结果就是,辽菜难以像川菜、粤菜那样迅速推广。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支部书记毛景海表示:在沈阳主营辽菜的饭店很少,除了老字号的“三春”(洞庭春、鹿鸣春、明湖春),其他的辽菜馆子多集中在中低档饭店里,真正高档次的辽菜馆子很难找到。辽宁名厨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春祥表示:辽菜想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地位,必须走标准化、专业化这条路。目前,辽菜标准已在辽宁省质监局备案,预计年底会正式对外公布。
“小鸡炖蘑菇,对鸡也要有要求”
“现在,一个小鸡炖蘑菇,换一个饭店就换一个味道。有的饭店用的根本不是溜达鸡,而是很肥的养殖鸡;有的饭店里,鸡汤的味道很水,完全没有那种醇厚和鲜香。这当然与厨师的水平有关,更重要的是这道菜本身缺乏一个标准”。毛景海说:“但是制定标准后,哪怕是一道简单的小鸡炖蘑菇,选取的鸡属于哪个年龄段的、蘑菇要用哪类蘑菇,盐和味精等调料的用量都会有相应的标准。 ”
标准出台后,将对之前辽菜的做法进行改进。摒弃之前的油大、盐多、味重等相对不健康的烹饪方式,更突出食材的“本味儿”,使菜品的口感醇厚香浓。同时,标准也会借鉴川菜、粤菜、鲁菜等菜系的口味和优点, 博采众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