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老年餐桌有望“五一”前覆盖所有社区
今年“五一”之前,北京市养老(助残)餐桌将辐射到本市每个社区,满足所有有就餐需求的老年人。26日,记者在落实“九养政策”养老(助残)餐桌推进工作会议上获悉,北京市将加快发展养老(助残)餐桌,将原定三年的发展规划提速至今年“五一”。同时提速的还包括社区托老所的建立,也将在“五一”之前覆盖所有社区。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已为符合条件并提出申请的25万老年人和残疾人发放了第一季度养老(助残)券,价值7500万,预计全年的发放金额将在3.52亿元至4.51亿元;为424位百岁老人发放了《北京市百岁老人津贴和医疗补助领取证》;建立了476个养老(助残)餐桌,涉及14个区县,每天为近5万人提供餐饭等。
据了解,今年将加快发展养老(助残)餐桌,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将原定三年覆盖到社区的发展规划提前至“五一”。这意味着,在“五一”之前,北京市各街道、乡镇、社区都将为有就餐需求的老年人及残疾人建立老年餐桌。市老龄办副主任李建国表示,老年餐桌全市将统一挂牌,标牌上标注“北京市×××区养老(助残)餐桌定点单位”字样。据了解,目前本市开办的老年餐桌有4种模式,包括与辖区餐饮企业签约、依托辖区单位内部食堂开办、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开办、非营利性组织开办等。“从长远来看,今后老年餐桌的模式将以与辖区餐饮企业签约为主。”李建国说。同时,本市将研究出台统一的扶持政策,专项资金也已经准备就绪。据悉,目前部分区县已经出台了区级补贴政策。此外,包括食品安全、营养配餐、送餐等问题都将通过制度加以解决。
同时,社区托老所的建设也将加速,同老年餐桌一样,“五一”之前也将覆盖到每个社区,“规模可大可小,但决不可交‘白卷’。”民政局局长吴世民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