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传承合肥本土小吃最缺啥?人才
日期:2013年12月24日    来源:合肥在线    分享:

  说起小吃,很多人会想到沙县小吃,而对合肥本土小吃除了庐州烤鸭、肥西老母鸡等,能让人叫出名字的寥寥无几。本土小吃如何突围?如何在挖掘本土小吃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和改造?22日,合肥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组织了一批行业内专家,进行了探讨。

  本土小吃形势不容乐观

  “合肥本土小吃现状不容乐观。”庐州烤鸭店副总经理刘勇介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小吃变得也快。据了解,庐州烤鸭店有五家分店,“发展慢,很难让每个顾客吃得满意”。

  在省城沃尔玛、家乐福、百大合家福等几家大型购物超市专柜,有关合肥本地特产名点小吃,几乎是清一色的“四大名点”。

  “现在很多年轻人连鸡蛋饺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肥西老母鸡副总经理夏申希望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传承合肥一些老的东西。如今的合肥,以湖南、四川等地口味偏辣的小吃居多。

  人才缺乏是本土小吃最大软肋

  今年78岁的胡永安是原合肥饭店总经理。14岁从事餐饮行业的胡永安发现,合肥小吃继承下来的也不少,但是品种、质量很难得到保持。

  “像‘庐阳汤包’,馅心选料必须三成肥七成瘦的夹心肉,制馅加皮冻,这样才能汤汁鲜美。”胡永安以“庐阳汤包”为例,道出了一些本土小吃得以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烹饪流程必须规范。

  “小刀面切有切功,擀有擀功,尤其重要的就是要醒几个小时,否则肯定达不到要求。”胡永安说,以前老师傅擀的面,薄得能透过面看到报纸上的字。“现在都用轧面机了,老师傅改行的也多了起来。”

  胡永安说,这个现象折射了合肥本土小吃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才流失。没有人才,企业打造具有特色小吃的积极性自然不高。

  据了解,合肥烹饪市场现在遇到的情况就是,想学厨的找不到老师傅,想授徒的找不到学生,学习培训环节缺乏。“挖掘老产品,在老产品基础上做出新的花样,还是要靠企业自身。行业内也应该加强翻新学习”,合肥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孙跃廷希望行业内能够加强交流培训,在保持本土小吃的基础上,注重引进一些外地的特色小吃。

  以点带面规划有特色的小吃街

  “希望政府能够对小吃这块有统一的规划,打造一两个有特色的美食街或者美食城。”合肥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学昆坦陈,合肥市龙虾一条街专业性很强,而阜南路的美食街主要以高端饮食为主。“以点带面,迈出第一步。”在朱学昆看来,美食街可并不局限于本地小吃,也可以将外地好的小吃都引进来,“这样也有利于本土小吃发展。”

  朱学昆表示,合肥一直不够重视酒席后的主食,在高档饭店,应该注意做精品小吃,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不是单纯的菜泡饭,虎头蛇尾”。在早餐、快餐方面,则可以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