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两万餐馆不到一成交潲水 餐厨垃圾处理任重道远
日期:2013年12月24日    来源:重庆商报    分享:

    《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实施已经3个月,主城2万余家餐饮企业,只有714家餐饮企业签署了运输协议,政府回收“潲水”步伐放缓。2日,记者获悉,这是由于收运成本高、人力有限造成的。
  仅714家企业签署协议
  “办法实施至今3个月,但覆盖面并不大。”市环卫局局长秦玉忠介绍,截止到11月底,全市2万余家餐饮企业,只有714家餐饮企业签署了运输协议。3个月来,共收集餐厨垃圾7165.84吨。
  收运成本高推广迟缓
  “潲水”政府回收为何进展缓慢,大部分仍流向作坊?市环卫集团总经理骆园勋表示,收运处理成本高、资金投入大使得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实施缓慢。骆园勋说,配置给每个餐饮企业的垃圾收集桶价值200到300元,运输车辆30万元左右。“前期投入的4600个桶、30余辆车,就花去700多万元。”骆园勋称,加上目前处理餐厨垃圾130元/吨,这些资金均由市财政和市环卫集团支付。
  专用垃圾场明年投用
  骆园勋说,由于资金和人手有限,无法一步到位,全市推广餐厨垃圾管理需要长期作战。“潲水”整体回收不仅资金投入大,也不能超过餐厨垃圾处理场的处理量。记者获悉,位于江北黑石子的餐厨垃圾处理场将于明年初投用,日处理能力500吨。“如覆盖面扩大,还需新建处理场。”
  南滨路“限量”交潲水
  据介绍,南岸区最初试点“潲水”回收,为餐饮企业配置了收集桶,这些企业却称没有“潲水”。随后,环卫部门24小时派人值守现场,一周内堵住18辆私人收运车,这才慢慢使得餐饮企业交出了“潲水”。收运过程中,环卫部门对每家餐饮企业“潲水”产生量进行了统计。如南滨路一家大型中餐店,平时日均产生“潲水”15吨左右,一旦该店“潲水”产生量出现大幅缩水,执法人员将进行查处。

    文章来源:重庆商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