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老年饭桌开张首日百人尝鲜
日期:2013年12月24日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

    9月9日上午,朝阳门街道“伏枥老年饭桌”正式开业,老人们可根据口味选择套餐。该饭桌经营模式为街道依托辖区餐厅,席间,“饭桌”生存问题成了老人们的谈论话题。
  高龄老人可享就餐券
  9月9日11时30分,午饭时间,赶来吃饭的老人超过100位,但75平米的“伏枥老年饭桌”无法容纳,很多老人选择送餐,留下约30多人。服务员准备了米饭、饺子、拌海带丝、鸡肉、鱼香肉丝等。
  满头银发的83岁白奶奶蹒跚走进“饭桌”,服务员告诉她,今天开张,有居家养老服务证的老人套餐一律5折,还有三种5元特价菜。一顿饭下来,白奶奶花了6元钱。
  朝阳门社区服务中心郭主任介绍,饭桌是街道为辖区老人办的公益工程,旨在引导老人健康用餐,使居家养老工作取得一定社会效益。
  据介绍,“饭桌”可容纳32人就餐,高龄老人或生活困难老人可享受每月50-250元不等的就餐券。有居家养老服务证的老人享受一日三餐免费配送服务,其他居民则需支付2元送餐费。
  老人关心饭桌生存
  白奶奶说,社区老人当然欢迎老年饭桌,首先有居委会监督,卫生能保证,其次不用自己做饭。但白奶奶有自己的担心,除了口味、花样和价格外,还有“饭桌”是否能生存下去。
  南竹杆胡同居民刘大爷说,饭菜便宜,就是没利润可图,餐厅能坚持做多久?等餐过程中,老人们都表示了担忧。
  而白奶奶的儿子建议:社区统计出需供餐的人数,然后做好送过去,这样既可节约成本,也免了老人们上下楼奔走。
  街道减免“饭桌”房租
  “伏枥老年饭桌”经营者孙莹说,街道办对水电费、房租进行了减免,一年能省5万元,从这里便能节流,菜价就不会太高。
  她介绍,目前除老年饭桌,她还经营几家连锁酒楼,大厨和服务员便是从酒楼调配过来的员工,起初是根据街道依托辖区餐厅的一种经营模式而加入的,后发现老年饭桌有市场前景,值得投入。
  孙莹说,除街道给与的优惠条件,还有就是有固定顾客群,相比大酒楼,“饭桌”的服务对象明确,她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优化配置,留住老人。
  “心里有底,第一个阶段肯定挣的是辛苦钱。”孙莹说,压力除了薄利或不盈利外,还有员工的心理转换。
  点评
  在中国进入老龄社会的时下,“老年饭桌”应该得到推广,老人们聚在一起吃饭更能给精神上带来安慰和快乐。经营老年餐饮首先要照顾老人的口味、生理特征,不光饭菜要做得软和,更要了解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还要注意色香味的搭配和饭菜品种的变化。

    文章来源:新京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