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示饮食技艺申遗要有内涵
商报讯(记者 任宏)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将在餐饮业启动。曾担任国家级非遗评审组的专家则表示,许多申请项目存在无内涵、申请主体不明晰等问题。
记者从昨日中国烹饪协会组织的研讨会上获悉,天津狗不理、谭家官府菜、爆肚冯等餐饮品牌都在筹备申报事宜。
国家级非遗评审组专家柳长华表示,在餐饮企业、技艺传承人申报非遗过程中,很多企业在做表面功夫。有的企业在上报资料中将企业的宣传片和盘托出,大量地介绍企业的市场地位等,而其申报烹饪技艺并不符合文化部的要求。
“某知名制作京菜的老字号酒楼申请将其镇店之菜的技艺手法列入非遗目录,”柳长华说,可这款镇店菜品根本就不是北京菜,实现收益并不证明该菜品的制作工艺有资格成为非遗,不少企业的申请主体并不符合非遗要求的文化内涵。
“如山东的吊汤、广东的煲汤技艺都是我国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专家提醒业者,要拿出企业甚至国家地区性的民俗最具价值的烹饪技法,并提出其杰出的价值所在。
他表示,众多曾经申遗失败的案例欠缺在于,在如何传承下去的思路上做太多的表面功夫,并无实质内容和可行性方案。而不少餐饮企业提出并实施了一些保护措施,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菜谱、烹饪技艺的挖掘保护,以及传承人的培养都是广受好评的传承措施。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