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餐饮行业开始推行电子监管
酒水消费,最怕花了冤枉钱喝到的却是假酒。昨天,一种新式查假“武器”——“产品质量电子查询终端”开始进入北京餐饮行业,消费者可免费给自己在酒店外购买的酒类或在酒店消费的酒水“验明正身”。
4月11日,北京市市工商、质监、中消协、中国烹协在顺峰东三环总店召开现场会,表示今年将在全市大型餐饮行业推广产品电子监管码的免费查询。 市质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是假冒产品,那么扫码之后就会显示“您所查询的监管码不存在”的提示。此外一些“真瓶装假酒”的造假者也会“砸”在电子监管码上。据介绍,电子监管码都贴在产品的开启处,开启之后,监管码就会被损坏,因此不可能被不法者“二次利用”。
中国驰名商标持有者顺峰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实施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餐饮企业。截至目前,店内的剑南春、水井坊、国窖、五粮醇等多款商品均可现场验真假。
相关链接:
“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是国家质监总局对生产企业产品实行电子监管的信息网络,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实施电子监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该装置最大特点为“一件一码”。每件商品均被赋予唯一的电子监管码,相当于电子身份证,很难伪造。消费者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和互联网输入监管码就可以查询,一旦出现假货,系统会立刻提醒。
首批入网产品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出口免检商品、国家与省级名牌产品等名优产品。继河北、广东等八个试点之后,上述电子监管系统已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铺开,目前已有近三万家企业加入监管网,两万多种产品实现了持续赋码。
供稿:顺峰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