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靖江汤包美食节剪影

靖江美食节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主席台
揭牌仪式
精美展台
刀鱼
贵妃江豚
诱人的汤包
展台上的蟹黄汤包
领导嘉宾观赏美食节展台
研讨会会场
中国烹协冯恩援秘书长在研讨会上发言
江苏省烹协常务副秘书长彭东生在研讨会上
2007年11月3日,第三届汤包·美食节在长江下游明珠般的城市——江苏靖江隆重举办。小小汤包的魅力召唤,让人感受了靖江这个苏中重镇经济文化发展的热烈氛围,领略了靖江饮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3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江苏省委原副书记、省烹饪协会名誉会长、省文联主席顾浩,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冯恩援,商务部驻南京特派员陈锋等领导专程前往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经中国烹饪协会对靖江河豚江鲜菜和汤包进行调研考察和审核认定,决定授予靖江“中国·江鲜菜之乡”“中国·汤包之乡”的荣誉称号。开幕式上,有关领导分别为“中国·汤包之乡”“中国·江鲜菜之乡”揭牌,随后,命名了靖江市首批餐饮名店、汤包名店和餐饮名镇、餐饮名街,并举行了“中国·江鲜菜之乡”“中国·汤包之乡”纪念邮册和明信片首发式。
举行美食展示和品尝活动,是靖江本届美食节的主要活动之一。美轮美奂的美味佳肴、原汁原味的农家小吃、生动逼真的美食造型……来自靖江国际大酒店、鸿运酒楼、百盛大酒店、南园宾馆、扬子江大酒店等20多家酒店、酒楼、食品生产企业摆出的一个个美食展台,让与会者大饱眼福、大饱口福。“牧马春江花月夜,汤包江鲜靖江情。”靖江国际大酒店摆出的美食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在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掩映下,贵妃江豚、兰花鮰鱼、酒酿鲥鱼等10多道江鲜、汤包特色菜肴尽展风姿。靖江餐饮名镇季市镇摆出的一桌展台尤其引人注目,老汁鸡、茵糕、大炉饼、皮卷、狮子头、脆饼、酒酵馒头、酒酵烧饼,处处传递出浓郁的乡土风情。靖江骥洋食品公司推出的羊心、羊耳、羊蹄、口条等几十种羊肉美食,“羊”味浓浓。不少嘉宾认为,美食节上的展台全是精品,反映了靖江餐饮企业的实力,同时反映出靖江人对美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具的匠心。
本届美食节的另一项重要活动,则是举办2007中国靖江美食文化研讨会。来自国内部分城市、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餐饮界领导、企业代表参加了研讨。与会者普遍认为,蟹黄汤包是靖江的传统名点,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与天津狗不理包子、上海南翔小笼包、扬州三丁包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点”。蟹黄汤包选料严谨,以新鲜猪肉皮、散养老母鸡、猪大骨、猪腿肉、中华绒螯蟹、高筋面粉等为主要原料,其特点是汤清、味浓、皮薄、色如玉、形似菊、汤足如泉、皮薄晶莹、味鲜醇厚、浓而不腻。制作精细,特别在制汤操作程序上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技艺。靖江江鲜菜则有淮扬的清鲜,又不乏苏杭的甜润,还有些川湘的热烈。靖江美食是独特的,独立的,只属于靖江。品尝靖江美食,是一种文化与艺术的享受。与会者还就继承与创新、不断改善制作工艺、大力培育餐饮品牌、做大做强靖江餐饮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是当代社会带趋势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由中共靖江市委、靖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本届汤包·美食节,是与建设靖江港、发展现代物流研讨活动同步开展的。按照靖江“以港兴市、港城相依”主体发展战略,“靠水吃水”的靖江,将在沿江建设国际性的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物流基地,把靖江港打造成长江下游重要的综合港,集水、公、铁、空联运为一体的中转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目前,沿江制造产业已基本定型,正在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开放、保税、金融等功能性建设,一批物流项目加快落户。同时,靖江人高举高打在“靠水吃水”中创造的美食文化牌,以汤包、江鲜为美食龙头,创品牌、创特色、上规模、上水平,通过举办美食节进一步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美化靖江人民的生活,推动靖江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据悉,到明年,靖江的港口建设、现代物流将进一步发展,文化方面则能实现“吃汤包、泡温泉、品江鲜、看江景”的目标。
文、图/王胜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