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副会长在第17届中国厨师节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选手:
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承办,并分别由中山市嘉豪食品有限公司、青岛大厨四宝餐料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詹王杯”第二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和“大厨四宝杯”第二届中华厨艺绝技演示暨鉴定活动经过两天紧张的比赛和激烈角逐已落下帷幕。两项全国赛事活动由于南宁市政府和第十七届中国厨师节组委会的大力支持,由于全体选手的热心参与,出色表现和全体评委、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取得了圆满成功的结果。
两个大赛目的是:推动全国中餐技能创新,为我国餐饮业持续发展,营造和谐氛围,积极引导广大烹饪工作者加快专业技能的学习、钻研、创新、交流、展示创新成果和厨艺绝技,以进一步体现中国烹饪是科学、文化、艺术内涵。
“詹王杯”第二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共计在热菜、面点、凉菜、雕饰、餐厅服务项目中报名参赛280余项,共决出特金奖51项,金奖78项,银奖53项,优秀奖75项,选手遍及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有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余名选手参加了62项绝技绝活的演示和鉴定,最后评定出最佳厨艺奖16项,厨艺超群奖15项,绝技表演奖1项。参加两个大赛的大部分选手均是在工作繁忙中不远数千里赶来南宁,有的选手甚至乘了4天4夜火车,有的转车、转机达到4次,选手们从报名参赛,操练准备到赛场操作均表现了遵规守纪,认真执着的良好赛风和较高素质,展现了新时代厨师的精神风貌。
两项赛事活动的评委分别由国家裁判员和国家级评委资格的著名专业人士担任,他们严格按照大赛组委会的规定,不辞辛劳,努力工作,细心评判,保证了大赛的公平、公正性。
总结比赛,有以下诸多亮点:
1、评判形式进行了改革,由以往的裁判与选手背靠背改为面对面,由以往的注重评判成品质量,忽视选手操作表现,改为二者并重,全面体现。
2、评判项目更加适应餐饮业发展和人们日益不断变化的饮食风尚的需求,将成品营养和卫生分别列项评分,同时增加了“适应”这一评分项目。
3、为确保公平、公正和评判结果的准确性,专设监审委员会,并增强了监审委的力量,明确了监审委的责任和权力。
4、首次在全国赛事中,根据裁判员的评判表现和判断准确度,评选“优秀裁判员”进行表彰,并对所有裁判员的表现进行总结、记档。
5、选手现场操作的浪费现象,大大减少。
6、创新大赛杜绝燕、鲍、翅高档原料菜肴参赛,提倡作品地域化、民族化、人性化和大众化,以适应市场需求,这是体现创新大赛作品结构的一个亮点。
7、由于加强了对选手现场操作的监管和评判,促使选手的操作更加认真、规范。
8、由于规定了所用盛器和餐具的尺寸,本次比赛避免了华而不实,喧宾夺主的现象。
9、创新大赛涌现了许多好菜点,这些作品从原料、调味、技法到款式都有创新独到之处,更有很好的市场经营推广性。
10、在厨艺绝技演示鉴定活动的各个项目中,其中20余项是新发现,挖掘和推动的新项目。大部分新项目的演示令人耳目一新,称奇叫绝,两天的活动共吸引数万观众观摩,为本届厨师节营造了浓烈的气氛。
总结比赛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个别选手衣帽不整,有损形象。
2、个别选手违犯规定,将半成品和成形原料带到现场,被扣分。
3、个别菜品火候不到,影响了菜品食用的价值。
4、有的菜品创新点不明显,个别选手对比赛的规定、要求不理解造成作品设计不合理,影响了成绩。
5、有的凉菜调味单一,过分追求形、色艺术感,忽视了可食性和适应性。
6、面点项目中有的品种,外观美丽,做工精细,但操作不方便,与适应性产生了距离。
7、有几个绝技演示项目,还需进一步训练直至娴熟自如,明显独到,因为有的项目在现场出现了失误。
8、餐厅服务项目创新点不明显。
本次大赛,使我们在全国的烹饪赛事的评判形式和评判标准方面做了尝试性的改革,为今后的此类活动总结和积累了经验。
本次大赛,进一步检验了国家级裁判员和评委的执裁能力和素质,为今后加强裁判员和评委的整体素质提高和管理提供了借鉴。
本次大赛,使全体参赛选手得到了一次展示技艺,学习、交流和提高的机会,为适应需要和需求又迈出了一步。
比赛是暂时的,事厨之路是长久的,希望各位选手认真总结参赛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技艺水平,响应中国烹饪协会的号召:做学习型、专家型的新型厨师,为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贡献应有的力量。
朋友们:今天我们满载收获、满载友谊分手,明天我们将带着成绩,带着希望再相聚!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大家的参与!
供稿:新闻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