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运河文化与淮扬美食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

 
苏秋成会长致辞
 
运河文化与淮扬美食高层论坛现场

    2007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节的主要活动——运河文化与淮扬美食高层论坛9月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烹协苏秋成会长、冯恩援秘书长等出席了论坛。全国政协、淮安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北京大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出席了论坛。
    由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支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国烹协、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本次高层论坛,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贯穿南北的经济命脉——大运河文化的研究,揭示淮扬菜的起源发展轨迹,挖掘淮扬菜文化的博大与包容,促进淮扬菜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中共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在论坛上发言,他说,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历史最悠久的人工运河,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和灿烂的历史文明的重要象征和载体。在大运河的发展史上,淮安具有重要地位,也有着深厚的运河文化积淀。运河对淮扬菜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淮扬菜也因而成为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中国烹协授予淮安“淮扬菜之乡”称号后,淮扬美食得到长足发展,前五届美食节,在中国烹协等国家、省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运河文化与淮扬美食的研究,将进一步提升淮扬菜的文化品位,丰富淮扬菜美食节的文化内容,展示淮扬菜美食文化深厚底蕴的同时凸显美食节经贸唱戏的宗旨。
    苏秋成会长在论坛上致辞,他指出:“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繁荣与进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服务,是中国烹饪协会矢志不渝的追求。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中国烹饪协会与全国众多地方政府联手打造区域性饮食文化品牌、发展餐饮经济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其中尤以与淮安市政府的合作更为深入和持久,成效也更为突出和显著。我们共同举办的“淮扬菜美食文化节”已经步入第六个年头,其知名度稳步提高、美誉度不断增强、影响力也更趋广泛。
    今天的这个论坛,作为2007年度美食节系列活动的序幕和重要内容之一,意义非同寻常。饮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将“淮扬美食”与“运河文化”结合起来讨论,既可以深入挖掘出淮扬饮食文化的内涵,又可以丰富其外延,揭示出文化的传承性和融合特征。其实,这也与我们长期以来所秉持的观点一脉相承,研究饮食文化,必须坚持正确地历史观和唯物观,充分考虑到它所处的山川地理、气候物产、风土人情、政治民俗等因素,追寻它的历史动迁、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大的背景。借此机会,我也向长期耕耘在中华饮食文化广袤土地上的业内同仁表示慰问,同时呼吁你们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发展文化经济,整合文化产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资源条件。
    黄淮平原向来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具有悠久历史的淮安大地更是拥有厚重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京杭运河数百年的流淌,承载着当地百姓的勤劳;洪泽湖畔飞扬的浪花,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的“运河文化与淮扬美食”高层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位专家学者纵论天下,谈古道今,畅所欲言,深入探讨了运河文化与淮扬美食的源远流长,你们在用自己的真知灼见为淮扬美食文化的弘扬嫁接新枝、为淮扬菜的发展推波助澜、为淮安经济的腾飞安插翅膀,让我们受益匪浅。
    同志们,两淮文明孕育了淮扬菜,也奠定了淮扬美食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关注和不懈努力下,淮扬菜一定能够永葆青春活力,继续绽放光彩;淮安人民也一定能乘势而上,再续辉煌,用更加骄人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水利研究院、北京大学等来自水利、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了言,他们对淮扬菜作为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展示的博大与包容的国家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供稿:新闻宣传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