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方便面价格串通案调查情况
7月下旬以来,方便面涨价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发改委不断收到群众投诉举报和律师来函,反映“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以下简称方便面中国分会)及相关企业涉嫌串通上调方便面价格。国家发改委随即立案调查,并约见有关人员核实了解情况。
现初步查明,去年底至今年7月初,方便面中国分会先后三次召集有关企业参加会议,协商方便面涨价事宜。
2007年4月21日,方便面中国分会在杭州召开一届九次峰会,再次研究方便面调价日程。会议明确了调价幅度和调价时间,高价面从每包1.5元直接涨到1.7元,计划6月1日全行业统一上调。
2007年7月5日,方便面中国分会又一次在北京召开价格协调会议,部分企业决定从7月26日起全面提价。7月23日,该会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公布了涨价消息,社会反响强烈。有关企业按照以上会议协调安排,从今年6月起,相继调高了方便面价格。 二、认定结论 国家发改委认定:方便面中国分会多次组织、策划、协调企业商议方便面涨价幅度、步骤、时间;印刷会议纪要在《中国面制品》杂志刊发,向全行业传递龙头企业上调价格的信息;通过媒体发布方便面涨价信息,致使部分地区不明真相的群众排队抢购。上述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阻碍了经营者之间的正当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此外,方便面中国分会在被调查过程中,没有提供完整的会议纪要文本;接受调查后,通过媒体发表不实言论,否认串通涨价事实。
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行为,违反了《价格法》第七条“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第十七条“行业组织应当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加强价格自律”的规定,以及国家发改委《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第四条“经营者之间不得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统一确定、维持或变更价格”的规定,已经构成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 新闻链接:
新华时评:行业组织不能干“欺行霸市”的蠢事
2007年08月16日 22:07:4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6日电(记者张毅)7月下旬以来,方便面涨价风波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发展改革委根据群众投诉、举报和律师来函,对“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及相关企业涉嫌串通上调方便面价格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认定“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相关规定,构成了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目前,我国除13种(类)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价格外,基本全部放开,由市场定价。方便面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企业有权自主决定。由于生产成本上升,企业有权自行决定提高价格。但企业调整价格必须符合价格法规定,严禁由行业组织牵头实施价格联盟,严禁企业之间采取相互串通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操纵市场价格。“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的所作所为,致使部分地区不明真相的群众排队抢购方便面,严重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阻碍了经营者之间的正当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法律所不容许。
据了解,“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尚未取得合法地位,但此次事件对于各种行业组织都具有警醒意义。行业协会作为企业自愿加入的行业自律组织,理应发挥企业和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企业合法经营、正当竞争。
党中央、国务院对关系民生的食品涨价等问题十分重视,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抑制价格上涨。目前,食品较快涨价的情况正在改善中。绝大多数行业组织和经营者是顾大局、识大体的。日前,广东、湖南等多个省市的行业组织联合发出倡议书,呼吁业内企业遵守价格法律、法规,严格自律,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合法利润。同时积极组织生产,保障供给,化解成本上涨压力,维护价格稳定。不乘机牟取暴利,不短斤缺两、变相加价,恪守“信誉第一、诚实为本”的商业道德。
所有行业协会和企业经营者,都应该以“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的做法为戒,正在酝酿串通涨价的要立即停止,已经有串通涨价苗头和行动的要主动纠正,立即停止执行。决不能再干“欺行霸市”的蠢事。 新闻链接:
国家发改委明确表态方便面串通涨价,不行!
将依法处理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
2007年08月17日01:5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网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朱剑红)国家发改委今天通报了对“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以下简称方便面中国分会)方便面价格串通案的调查情况和初步处理意见,认定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行为,违反了《价格法》第七条、第十四条、第十七条的规定,以及国家发改委《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第四条的规定,已经构成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国家发改委责令方便面中国分会立即改正错误,并将深入调查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串通涨价行为,依法作出进一步处理。7月下旬以来,方便面涨价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发改委不断收到群众投诉举报和律师来函,反映方便面中国分会及相关企业涉嫌串通上调方便面价格。国家发改委随即立案调查,并约见有关人员核实了解情况。现初步查明,去年底至今年7月初,方便面中国分会先后三次召集有关企业参加会议,协商方便面涨价事宜。有关企业按照以上会议协调安排,从今年6月起,相继调高了方便面价格。国家发改委认定:方便面中国分会多次组织、策划、协调企业商议方便面涨价幅度、步骤、时间;印刷会议纪要在《中国面制品》杂志刊发,向全行业传递龙头企业上调价格的信息;通过媒体发布方便面涨价信息,致使部分地区不明真相的群众排队抢购。上述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阻碍了经营者之间的正当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此外,方便面中国分会在被调查过程中,没有提供完整的会议纪要文本;接受调查后,通过媒体发表不实言论,否认串通涨价事实。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方便面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企业有权自主决定。今年上半年,由于进口棕榈油、小麦粉(方便面面饼用料)价格大幅上涨,推动方便面生产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适当提高方便面价格是可以理解的。但企业调整价格的行为必须符合《价格法》规定,严禁由行业组织牵头实施价格联盟,严禁企业之间采取相互串通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操纵市场价格。国家发改委提醒,所有行业协会和经营者要引以为戒,正在酝酿串通涨价的要立即停止;已经有串通涨价苗头和行动的要主动纠正,立即停止执行。
按国家发改委的部署,各级人民政府正在全国集中开展主要食品价格及相关收费专项检查。国家发改委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依法严厉查处经营者之间相互串通,或者通过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以协议、决议、会议纪要、协调、口头约定等方式合谋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商品,造成不明真相的群众排队抢购,导致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以及通过抬高等级、短缺数量、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欺诈手段变相提高价格的行为。对检查发现的典型案件将公开曝光,并追究相关责任人、领导人的责任。
价,不是这样涨的(快评)
沈寅(人民日报)
涨价是生活中常见的事。在市场经济里,价格主要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进行操控。供求关系变化可能推动价格上涨,比如猪肉涨价;生产成本增加可能推动价格上涨,比如餐馆涨价。对于这两种涨价方式,对于企业的自主定价权,我们必须尊重。如果你实在不喜欢,你可以有其他选择。你可以少吃猪肉,多吃牛肉;少去涨价的餐馆。毕竟,还有一些坚持不涨价的餐馆。前几天,笔者就曾亲眼看见一家餐馆门口亮出“猪肉涨价,我们不涨”的招牌来吸引顾客。给消费者不同的选择,是对市场秩序应有的尊重。
方便面的生产成本上升了,个别企业可以自主调价,而消费者也可以选择没涨的品牌。价格上涨后会否影响产品销量,利润是增加还是减少,都最终由市场检验,由消费者用脚投票。
但是,对于协会牵头,相互串通,联手抬价的行为,我们必须坚决制止。因为,这种联手垄断、不遵循供求关系、剥夺消费者选择权、人为扭曲价格的行为,是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的严重损害。
国家发改委的这次通报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希望其他行业协会和经营者引以为戒,不要以身犯险,图谋操纵价格。
要明白,价,不是这样涨的。
方便面涨价始末(链接)
2006年12月26日,方便面中国分会在北京召开一届八次峰会,研究棕榈油和面粉涨价引起的企业成本增加问题。会议商定,高价面(当时价格每包1.5元以上)、中价面(当时价格每包1元以上)和低价面(当时价格每包1元以下)涨价的时间和实施步骤。2007年4月21日,方便面中国分会在杭州召开一届九次峰会,再次研究方便面调价日程。会议明确了调价幅度和调价时间,高价面从每包1.5元直接涨到1.7元,计划6月1日全行业统一上调。
2007年7月5日,方便面中国分会又一次在北京召开价格协调会议,部分企业决定从7月26日起全面提价。
有关企业按照以上会议协调安排,从今年6月起,相继调高了方便面价格。沃尔玛北京地区的店铺已经接到包括康师傅、统一、华龙等多家方便面厂商从7月31日起涨价的通知,涨价幅度10%。
康师傅北京办事处工作人员7月25日证实,“康师傅”已经从7月1日起,上调方便面价格最高达20%,其中袋面价格调幅平均为11%到13%,本次涨价将逐渐传递到销售终端,未来仍将视成本及市场变动进行价格微调。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供稿:新闻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