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首都市场秩序良好 食品安全无事故
07年春节期间,消费者总体投诉数量比上年减少一成,家用电器、日用百货、餐饮服务成为投诉热点,食品安全方面未发现重大违法现象,无食物中毒事故报告。
消费者投诉减少
2007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北京市消费者协会“96315”两条热线共受理消费者咨询2215件,比去年同期减少11.18%;受理投诉89件,同比减少10%;同时,群众举报数量增加了近五成,两条热线共受理群众举报101件,同比增加了48.5%。另市消协节日期间共受理网上投诉10件。
从商品服务分类上看,今年春节期间消费者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日用百货和餐饮服务,投诉量分别为40件、11件、9件,有关这三类问题的投诉占到总投诉数量的67%以上;从涉及问题的分类上看,消费纠纷产生的焦点集中在质量问题、拒绝退换修等售后服务问题以及合同问题, 投诉量分别为37件、23件、13件,占到总投诉数量的82%;
消费者举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无照经营、掺杂使假、虚假宣传等问题,涉及这三类问题的举报共66件,占到举报总数量的65%。
市消协受理网上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个别景点抬高门票价格。
食品安全无事故
食品安全方面未发现重大违法现象,餐饮服务投诉大幅下降,消费者“年夜饭”消费舒心、放心。商业促销行为日趋规范,涉及虚假宣传的举报量呈下降趋势。春节烟花爆竹销售市场安全、有序,烟花爆竹类商品实现“零投诉、零举报”。全市工商系统加大了节前和节日期间的市场监控 ,取得了显著成效。节日食品安全总体情况良好,无食物中毒事故报告。
一是加强了对食品经营场所的监督管理。重点对21家大型农副产品市场、57家大中型商场、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春节庙会、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地区、餐饮企业、农村集市和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区的监控,严格落实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企业自律。春节期间全市首次实施了《庙会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和《民俗旅游区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庙会等相关场所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和管理水平较往年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办各成员单位共出动执法人员16182人次,执法车辆4177车次,检查餐饮企业2994家,商场、超市75家,民俗村11个,检查庙会食品摊位7557户次,查处无照游商贩卖食品2025起,纠正违法行为470起,立案查处606起,罚款13770元。
二是加强了对重点食品的监测。对猪肉、元宵、糕点、酒、食盐、调味品、肉制品、水产品、儿童食品等重点食品制定统一监测计划,实施严格的抽检。
节日期间,各执法部门共抽取食品样本1299个,总体合格率为98.3%, 其中大米、食用油、鲜肉、肉制品、糕点、食用油、面制品等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食品种类抽样合格率为100%,豆制品的抽样合格率相对较低,为94.44%。
三是加强了对餐饮经营单位的监管。重点强化对年夜饭、现场加工小吃的监管,坚决取缔无证照非法生产、加工、经营行为,严防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全市卫生部门共检查各类经营“年夜饭”、提供聚餐的餐饮服务单位3155户次,对93家违法餐饮单位进行了处罚。其中仅除夕夜全市就出动卫生监督员千余人,组成了235个检查小组。
四是节前加强了对非法交易行为的打击力度。去年12月以来市食品办组织工商、公安、动检、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以规范鲜肉市场交易秩序、打击鲜肉非法场外交易为主要内容的“零点行动”,取缔鲜肉非法场外交易32起,没收非法肉品52625公斤,没收违法所得4.97万元,罚款28.96万元,查扣用于违法活动的运输工具12辆。向公安部门移送15人,其中4人被刑事拘留。“零点行动”严厉打击了鲜肉非法场外交易行为,使正规屠宰厂的屠宰量和批发市场的交易量大大提高,净化了首都鲜肉市场,保障了节日市民的消费安全。
五是加强节日期间的值班值守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保持工商部门12315、卫生部门12320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畅通,工商部门23辆检测车全部上路,执法人员全员在岗。各主要部门保持通信畅通,做好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准备。
来源: 千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