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元宵节闹不过情人节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

    春节促销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今年围绕着只隔一天的传统“元宵节”和舶来品“情人节”的促销战火再度燃起,而商家在炒作上更趋向于年轻人热衷的“情人节”。
  玫瑰挑战元宵
  两节狭路相逢
  距离情人节还有一个多星期时,各种促销广告就铺天盖地而来,市场大造浪漫攻心。
  巧克力当仁不让地成为主角,情侣对戒等新款珠宝首饰也都披着情人节的外衣闪亮登场。作为情人节象征的玫瑰更在花市“一枝独秀”,进口玫瑰每枝价格攀升到30元-50元,一些花店里的鲜花基本是顾客为情人预订的。各地餐馆同样不落时尚,竞相推出为情人们专门定制的套餐。在上海徐家汇,颇讨口彩的“圆缘园”餐馆领班闫立丰说,情人节销售额一般是元宵节的两倍。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四五星级酒店均介入了情人节商战。早在半个多月前,一些酒店的“情人节套餐”就急不可待地跃入了人们的视线。今年,一些酒店还参照婚礼程序,首次推出了“入住总统套房+豪华轿车接送+豪华游轮宴会”等套装产品,最高价格也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88888元。
  商场酒店对情人节极尽奢华之能事,对相邻的元宵节却颇为看淡。一位民营企业老板曾想找一个环境舒适、高雅的酒店,让外地员工在元宵节吃顿团圆饭,结果未能如愿,许多星级酒店都没有应节的特色餐饮和价格优惠,甚至连汤圆都是速冻食品,令他十分遗憾。
  洋节轻松有情调
  中国节日太累人
  “传统节日,我们该拿什么来爱你?”在天津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小姐的感慨,道出了时下许多人对我国传统节日渐行渐远的无奈。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郝麦收指出,中国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可是由于挖掘不够和载体单一,其正在传承中“疲软”并逐渐消失。而洋节因没有固定模式且经“本土化”改造后,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形式,满足了人们放松和释放情绪的心理需求。
  传统节日的“干瘪”必然遭遇洋节“丰盈”的冲击。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的,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实际上,在我国传统风俗中,“正月十五闹元宵”,闹腾得越厉害,就显示日子越红火。一个“闹”字,将春节的欢乐气氛推向了第二个高潮,只有元宵节的灯火繁花散尽之后,才算过了一个圆满的年。
  “我们要重估节日文化中的狂欢意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吴岳添研究员近日撰文指出:“西方人的狂欢节充满了狂热的情调,其实与神州大地燃遍爆竹烟花的欢乐气氛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旅游专家还指出,与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千方百计地模仿西方的狂欢节吸引人们参加,为什么不就地取材,将我们传统的元宵节之“闹”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变成国人告别春节的最后一次“狂欢”?而不仅仅将“闹元宵”的习俗保留在少数几个旅游景点,变成现代生活中的“古董”。
  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不应将洋节看成是洪水猛兽,但同时也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市场报》 (2006年02月13日 第二版)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