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均餐饮消费增长166倍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
    今天,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2008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报告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餐饮业零售额从1978年的54.8亿元到2007年的12352亿元,零售额增长225倍,人均餐饮消费额也从1978年的5.69元到2007年的950.15元,增长了166倍。
    从2006年开始,中国烹饪协会每年发布一份《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今年的报告分六个部分,分别阐述了六个方面的问题:1)中国餐饮产业运行分析;2)餐饮企业信用管理状况及办法;3)餐饮业上市情况分析;4)餐饮信息经营模式的研究;5)“中国烹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6)新型业态与相关产业带动分析。
    报告回顾了改革开放后中国餐饮业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数量型扩张阶段、规模连锁发展阶段和品牌提升战略阶段。目前中国餐饮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模式连锁化和行业发展产业化的新阶段。
    2007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餐饮社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国餐饮产业再创佳绩,餐饮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9.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15.6%。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上半年,全国住宿与餐饮市场持续高增长,零售额达到7207亿元,同比增长24%,比上年同期加快6.2个百分点,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个百分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后奥运阶段的旅游餐饮经济仍将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预计到2010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
    根据报告中对我国餐饮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分析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为餐饮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为餐饮业的发展增强了动力,相关政策的出台、商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以及各地区节庆活动对餐饮经济的拉动等因素成为了我国餐饮经济能够连续十多年来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之,我国餐饮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显示出了在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行业总体规模日益扩大,拉动消费、繁荣市场、安置就业和带动产业经济发展的能力越来越突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得到提升和加强。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