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央视记者拍摄绩溪“赛琼碗”
日期:2008年06月13日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

    6月6日,在绩溪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绩溪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县烹饪协会和伏岭镇在绩溪文庙精心组织了一次“赛琼碗”表演活动。绩溪厨师高超的烹饪手艺和当地色彩斑斓的美食文化让前来采访的央视记者赞不绝口,惊叹绩溪不愧是“中国厨师之乡”、“中国徽菜之乡”。
    据了解,央视国际频道“走遍中国”采访组在绩溪已连续采访了几天。这次采访活动是由宣城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在采访中,央社记者分别深入到“徽杭古道、障山大峡谷、龙川景区、胡适故居”等风光景点,绩溪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给央视记者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为向海内外观众充分展示绩溪的美食文化,绩溪县专门举办了这次“赛琼碗”活动,重现了绩溪色彩斑斓的美食文化。
    说起“赛琼碗”,它与古徽州的“汪公大帝”密不可分。
    “汪公大帝”名汪华,生于公元586年,逝于公元649年,他是绩溪登源人。隋朝末年,汪华率兵起义,统兵10万,攻占了歙县、宣州、杭州、婺源、睦州、饶州,建号吴王。
    唐朝建立后,为了江南广大民众免于战争的灾难,汪华主动上表归顺大唐,被封为“越国公”。绩溪的百姓为了感谢他的恩泽,于每年的正月十八,也就是“汪公大帝”的诞辰时,举办“花朝会”,家家户户挂灯结彩,杀猪宰羊,撑旗迎神,制琼碗,摆供献,家家户户大显身手,祭祀“汪公大帝”。琼碗越摆越多,后来就形成了传承至今的民俗活动“赛琼碗”。
    “赛琼碗”活动是当地各家各户在烹饪技艺上大显身手、一比高下的大好机会。绩溪的伏岭、湖村、西川的“花朝会”祭祀“汪公大帝”活动时,都要摆上288道琼碗。这些精心制作的菜肴色彩斑斓,色、香、味俱全,充分展示了徽菜的文化内涵和迷人的魅力,也为徽菜菜系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绩溪城市网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