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333333333
第五章 中国餐饮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餐饮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餐饮业竞争力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国家或者国家内若干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影响产业发展水平的若干要素进行比较,得到该国或者该地区的餐饮业发展的相对高低水平,以便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状况,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该国或者该地区的餐饮产业竞争力。 5.1国内餐饮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5.1.1中国主要省市餐饮业竞争力的评价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经济环境不同,各地区餐饮业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力也有较大的差异,全面、客观地评价各地区餐饮业的竞争力对于区域餐饮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甄选了年末资产总额、营业总额、从业人员、人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率、餐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连锁比率等八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结合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连锁餐饮住宿业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统计年鉴(2006 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 30 个省市的餐饮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因子分析。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暂时还不能对西藏餐饮业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运用SPSS10.0进行因子分析的过程如下: 1、30个省市餐饮产业竞争力分析的原始数据,如表5-1所示表5-1:30省市餐饮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原始数据
|
X1 资产 (亿元) |
X2 营业额 (亿元) |
X3 从业 人员 (人) |
X4 人均营业利润(万元/人) |
X5 主营业务 利润率(%) |
X6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
X7 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 |
X8 连锁比率(%) |
北京 |
106.03 |
268 |
144128 |
5.1175 |
0.4813 |
0.0923 |
0.0643 |
0.2036 |
天津 |
30.28 |
159.5 |
24956 |
3.3056 |
0.2796 |
0.134 |
0.1902 |
0.0983 |
河北 |
15.31 |
354.3 |
18836 |
1.7617 |
0.279 |
0.112 |
0.1511 |
0.0004 |
山西 |
22.72 |
163.3 |
27665 |
2.5304 |
0.3622 |
0.1165 |
0.2013 |
0.022 |
内蒙古 |
13.6 |
229.6 |
18324 |
2.2907 |
0.4187 |
0.1708 |
0.1457 |
0.2301 |
辽宁 |
51.56 |
453.1 |
45805 |
4.3327 |
0.423 |
0.1508 |
0.1602 |
0.0307 |
吉林 |
12.39 |
217.1 |
12033 |
2.6908 |
0.417 |
0.1486 |
0.4345 |
0.0008 |
黑龙江 |
11.92 |
204.2 |
14897 |
2.8756 |
0.3382 |
0.116 |
0.1274 |
0.005 |
上海 |
94.49 |
350.32 |
108516 |
6.059 |
0.417 |
0.1178 |
0.2242 |
0.1035 |
江苏 |
122.45 |
629.1 |
106048 |
3.5994 |
0.361 |
0.1104 |
0.1298 |
0.04 |
浙江 |
81.8 |
533.2 |
81287 |
4.288 |
0.4201 |
0.1151 |
0.1396 |
0.049 |
安徽 |
17.83 |
240.7 |
20202 |
2.7839 |
0.3835 |
0.1364 |
0.1367 |
0.0153 |
福建 |
17.62 |
286.8 |
32564 |
3.2208 |
0.337 |
0.1223 |
0.1605 |
0.0335 |
江西 |
19.34 |
123.3 |
20958 |
2.6446 |
0.3849 |
0.0997 |
0.1207 |
0.0178 |
山东 |
103.83 |
753 |
104214 |
2.704 |
0.3628 |
0.1229 |
0.1347 |
0.0118 |
河南 |
23.07 |
497.5 |
42581 |
1.7759 |
0.3174 |
0.1481 |
0.1663 |
0.0064 |
湖北 |
31.2 |
386.6 |
47902 |
3.0684 |
0.4156 |
0.1304 |
0.1666 |
0.0406 |
湖南 |
27.67 |
317.4 |
43541 |
2.2713 |
0.3618 |
0.1291 |
0.166 |
0.0133 |
广东 |
172.99 |
1174.3 |
270557 |
3.4811 |
0.427 |
0.149 |
0.1741 |
0.0457 |
广西 |
9.6 |
166.5 |
17600 |
2.3447 |
0.4539 |
0.1192 |
0.1255 |
0 |
海南 |
3 |
46.1 |
3703 |
2.8571 |
0.39 |
0.1716 |
0.2514 |
0.006 |
重庆 |
22.86 |
162 |
27965 |
2.7779 |
0.3912 |
0.1332 |
0.1564 |
0.2731 |
四川 |
36.66 |
545.6 |
36539 |
3.3778 |
0.4315 |
0.183 |
0.2046 |
0.0114 |
贵州 |
4.4 |
64.7 |
7613 |
2.1661 |
0.32 |
0.1066 |
0.0843 |
0.0108 |
云南 |
9.8 |
155.5 |
10540 |
3.6685 |
0.4433 |
0.1503 |
0.1756 |
0.0187 |
陕西 |
32.1 |
144.3 |
29753 |
3.5971 |
0.4407 |
0.1091 |
0.1023 |
0.0085 |
甘肃 |
5.541 |
99.8 |
9656 |
1.8093 |
0.2756 |
0.1577 |
0.1878 |
0.0088 |
青海 |
1.5 |
24.4 |
2860 |
0.9281 |
0.1736 |
0.152 |
0.118 |
0.0088 |
宁夏 |
49.97 |
30 |
6431 |
2.2463 |
0.3084 |
0.1721 |
0.1937 |
0 |
新疆 |
4.43 |
90.6 |
6589 |
3.3898 |
0.3881 |
0.1421 |
0.1927 |
0.0112 |
2、求解标准化指标变量的相关矩阵(如表 5-2 所示),并进行KMO测度检验和Bartleet球形检验
表5-2:餐饮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相关矩阵
|
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7 |
X8 |
X1 | ||||||||
1.000 |
.805 |
.940 |
.554 |
.322 |
-.209 |
-.145 |
.196 |
|
X2 | ||||||||
.805 |
1.000 |
.837 |
.284 |
.271 |
-.015 |
-.039 |
-.007 |
|
X3 | ||||||||
.940 |
.837 |
1.000 |
.493 |
.352 |
-.206 |
-.146 |
.221 |
|
X4 | ||||||||
.554 |
.284 |
.493 |
1.000 |
.655 |
-.271 |
.005 |
.313 |
|
X5 | ||||||||
.322 |
.271 |
.352 |
.655 |
1.000 |
-.105 |
.069 |
.278 |
|
X6 | ||||||||
-.209 |
-.015 |
-.206 |
-.271 |
-.105 |
1.000 |
.473 |
-.068 |
|
X7 | ||||||||
-.145 |
-.039 |
-.146 |
.005 |
.069 |
.473 |
1.000 |
-.179 |
|
X8 | ||||||||
.196 |
-.007 |
.221 |
.313 |
.278 |
-.068 |
-.179 |
1.000 |
表5-3:KMO测度检验和Bartleet球形检验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
|
.657 |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 ||
Approx. Chi-Square |
135.189 |
|
df |
28 |
|
Sig. |
.000 |
表5-4: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
Initial Eigenvalues |
|
|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
|
|
Rota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
|
|
Component | |||||||||
Total |
% of Variance |
Cumulative % |
Total |
% of Variance |
Cumulative % |
Total |
% of Variance |
Cumulative % |
|
1 | |||||||||
3.432 |
42.898 |
42.898 |
3.432 |
42.898 |
42.898 |
2.716 |
33.945 |
33.945 |
|
2 | |||||||||
1.464 |
18.295 |
61.193 |
1.464 |
18.295 |
61.193 |
1.764 |
22.047 |
55.992 |
|
3 | |||||||||
1.307 |
16.341 |
77.534 |
1.307 |
16.341 |
77.534 |
1.506 |
18.829 |
74.821 |
|
4 | |||||||||
.838 |
10.476 |
88.010 |
.838 |
10.476 |
88.010 |
1.055 |
13.189 |
88.010 |
|
5 | |||||||||
.468 |
5.855 |
93.865 |
|
|
|
|
|
|
|
6 | |||||||||
.320 |
4.003 |
97.869 |
|
|
|
|
|
|
|
7 | |||||||||
.120 |
1.504 |
99.373 |
|
|
|
|
|
|
|
8 | |||||||||
5.016E-02 |
.627 |
100.000 |
|
|
|
|
|
|
其中,特征值是对因子的方差贡献的表征,特征值大,则对因子的方差贡献大;贡献率是特征值占方差的百分数;累计贡献率是特征值占方差百分数的累加值;提取因子后取值是提取的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占方差百分数(即贡献率)及累加值(即累积贡献率)。
表5-5:各变量的共同度
|
Initial |
Extraction |
X1 | ||
1.000 |
.934 |
|
X2 | ||
1.000 |
.902 |
|
X3 | ||
1.000 |
.949 |
|
X4 | ||
1.000 |
.837 |
|
X5 | ||
1.000 |
.794 |
|
X6 | ||
1.000 |
.860 |
|
X7 | ||
1.000 |
.809 |
|
X8 | ||
1.000 |
.956 |
表5-6:初始因子载荷矩阵
|
1 |
2 |
3 |
4 |
X1 | ||||
.924 |
.123 |
-.248 |
6.455E-02 |
|
X2 | ||||
.778 |
.356 |
-.409 |
5.356E-02 |
|
X3 | ||||
.925 |
.130 |
-.257 |
.101 |
|
X4 | ||||
.725 |
-6.370E-02 |
.492 |
-.258 |
|
X5 | ||||
.585 |
5.686E-02 |
.621 |
-.250 |
|
X6 | ||||
-.315 |
.755 |
.127 |
.418 |
|
X7 | ||||
-.191 |
.792 |
.340 |
-.172 |
|
X8 | ||||
.339 |
-.317 |
.503 |
.698 |
a 4 components extracted.
通过因子载荷矩阵,建立因子模型:
X2=0.778F1+ 0.356F2-0.429F3+0.054F4
X3=0.925F1+ 0.130F2-0.257F3+0.101F4
X4=0.725F1- 0.064F2+0.492F3-0.258F4
X5=0.585F1+ 0.057F2+0.621F3-0.250F4
X6=-0.315F1+ 0.755F2-0.127F3+0.418F4
X7=-0.191F1+ 0.792F2+0.340F3-0.172F4
X8=0.339F1- 0.317F2+0.503F3+0.698F4
通过对上面的初始因子载荷表和因子模型的分析,各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并不十分突出,因子对评价指标的解释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因此,需要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作进一步的分析。
5、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旋转结果如表5-7所示
表5-7:方差极大化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
1 |
2 |
3 |
4 |
X1 | ||||
.915 |
.262 |
-.136 |
9.108E-02 |
|
X2 | ||||
.942 |
7.494E-02 |
5.860E-02 |
-7.690E-02 |
|
X3 | ||||
.929 |
.240 |
-.124 |
.117 |
|
X4 | ||||
.297 |
.846 |
-.122 |
.133 |
|
X5 | ||||
.159 |
.865 |
5.498E-02 |
.132 |
|
X6 | ||||
-2.935E-02 |
-.264 |
.878 |
.134 |
|
X7 | ||||
-.107 |
.225 |
.822 |
-.268 |
|
X8 | ||||
4.570E-02 |
.218 |
-6.715E-02 |
.950 |
Rotation Method: 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
a Rotation converged in 6 iterations.
从上表可以看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的载荷值向两极分化,公共因子代表的变量变差信息明显。利用旋转后的因子贡献率,在对因子的意义进行解释之后,进行下一步的因子得分计算。表5-8:旋转后的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
因子 |
特征值 |
贡献率 |
累积贡献率 |
1 |
3.432 |
42.898 |
42.898 |
2 |
1.464 |
18.295 |
61.193 |
3 |
1.307 |
16.341 |
77.534 |
4 |
.838 |
10.476 |
88.010 |
表5-9: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
1 |
2 |
3 |
4 |
X 1 | ||||
.346 |
-.036 |
-.017 |
.015 |
|
X 2 | ||||
.416 |
-.142 |
.099 |
-.100 |
|
X 3 | ||||
.358 |
-.061 |
-.005 |
.048 |
|
X 4 | ||||
-.067 |
.523 |
-.042 |
-.057 |
|
X 5 | ||||
-.121 |
.569 |
.072 |
-.040 |
|
X 6 | ||||
.107 |
-.208 |
.623 |
.300 |
|
X 7 | ||||
-.039 |
.252 |
.535 |
-.232 |
|
X 8 | ||||
-.043 |
-.053 |
.069 |
.943 |
从因子得分和排序情况来看,我国各个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
(1)第一主因子——产业规模因子的排名情况
第一主因子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广东、山东和江苏,说明这三个地区在产业规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从餐饮产业的发展来看,广东餐饮业一直是全国餐饮业的排头兵,有中山海港、广州酒家、广州绿茵阁、深圳嘉旺、面点王、凤凰楼等一批知名餐饮企业,产业规模一直位居全国之首,具有绝对的规模优势。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势品牌企业的带动,山东和江苏的餐饮业发展势头旺盛,近年来,产业规模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因此从规模因子得分情况看,这三个地区的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贵州、海南及新疆则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餐饮消费需求相对较弱,产业规模较小,得分相应较低。
(2)第二主因子——盈利能力因子的排名情况
第二主因子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海、北京和吉林,说明这三个地区在盈利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上海、北京是餐饮业风味云集、市场需求旺盛的省市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上海、北京的餐饮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位居各省市之首,盈利能力相对较强。而河北、河南、青海的盈利能力则较差,与上海、北京有很大的差距。
(3)第三主因子——产业贡献因子的排名情况 第三主因子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吉林、四川和海南,说明这三个地区餐饮业的产业贡献率较高。与第一、第二主因子不同的是,第三主因子排名靠前的以不发达省市居多。近年来,吉林省把吉菜作为吉林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的重要载体,将吉菜与吉林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各有关部分制定多项措施促进餐饮业的发展,餐饮业对经济的贡献逐渐增强。与吉林相比,餐饮业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有目共睹,餐饮业已经是四川的重要支柱产业,政府对餐饮业也出台了很多优惠措施,餐饮业对四川经济的贡献也日益提高。其他如内蒙古、海南、宁夏、甘肃、云南等中西部省市的餐饮业贡献率也比较高,与其他因子相比,排名相对靠前。 (4)第四主因子——流通方式因子的排名情况 第四主因子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重庆、内蒙古和北京,说明这三个地区在连锁经营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实力。连锁经营是当今商品流通和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型经营方式,也是餐饮业扩大规模,获取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重庆和内蒙古餐饮业以火锅企业居多,而火锅产品单一、生产加工环节少、底料和调料统一配置,能够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具有更易标准化的产品特性,火锅具有开展连锁经营的天然优势。因此,在流通方式方面,重庆和内蒙古的优势明显。北京则是全国各大菜系、各地优秀餐饮企业连锁店的集中地,连锁经营发展迅速。而广西、河北和吉林的连锁企业较少,在地区餐饮业中占所占的比重较少,竞争力相对较弱。表5-10:样本观测量的因子得分及排序表
|
产业规模因子1 |
盈利能力因子2 |
产业贡献因子3 |
流通方式因子4 | ||||
|
排序 |
得分 |
排序 |
得分 |
排序 |
得分 |
排序 |
得分 |
北京 |
5 |
0.58059 |
2 |
1.69592 |
30 |
-1.81066 |
3 |
1.9109 |
天津 |
15 |
-0.3177 |
23 |
-0.49226 |
13 |
0.08896 |
4 |
0.71465 |
河北 |
12 |
-0.0714 |
27 |
-1.24969 |
24 |
-0.77157 |
29 |
-0.74538 |
山西 |
20 |
-0.49695 |
14 |
0.08369 |
19 |
-0.23536 |
25 |
-0.58342 |
内蒙古 |
19 |
-0.45454 |
22 |
-0.42754 |
4 |
1.05785 |
2 |
3.04875 |
辽宁 |
9 |
0.28876 |
7 |
0.8325 |
9 |
0.44324 |
10 |
-0.10489 |
吉林 |
24 |
-0.6807 |
3 |
1.27041 |
1 |
2.60803 |
30 |
-1.37422 |
黑龙江 |
21 |
-0.52497 |
19 |
-0.21982 |
26 |
-0.89487 |
26 |
-0.58832 |
上海 |
6 |
0.53602 |
1 |
2.09226 |
14 |
0.02586 |
5 |
0.23893 |
江苏 |
3 |
1.53591 |
16 |
-0.06084 |
25 |
-0.87687 |
18 |
-0.30546 |
浙江 |
4 |
0.74259 |
6 |
0.89849 |
22 |
-0.64486 |
14 |
-0.22972 |
安徽 |
16 |
-0.37687 |
17 |
-0.06139 |
18 |
-0.19974 |
16 |
-0.25211 |
福建 |
14 |
-0.25681 |
18 |
-0.07704 |
20 |
-0.4093 |
15 |
-0.25086 |
江西 |
25 |
-0.70966 |
13 |
0.20682 |
28 |
-1.34764 |
24 |
-0.57661 |
山东 |
2 |
1.70458 |
24 |
-0.61963 |
21 |
-0.43634 |
23 |
-0.55126 |
河南 |
7 |
0.46503 |
28 |
-1.29261 |
10 |
0.41476 |
19 |
-0.31476 |
湖北 |
10 |
0.01571 |
10 |
0.38393 |
15 |
-0.01353 |
12 |
-0.16144 |
湖南 |
11 |
0.00402 |
21 |
-0.40231 |
16 |
-0.13233 |
22 |
-0.44393 |
广东 |
1 |
3.94749 |
20 |
-0.25964 |
6 |
0.78227 |
7 |
0.01386 |
广西 |
26 |
-0.74802 |
9 |
0.49419 |
23 |
-0.69757 |
28 |
-0.63159 |
海南 |
29 |
-0.84641 |
11 |
0.31409 |
3 |
1.61161 |
17 |
-0.287 |
重庆 |
22 |
-0.61622 |
15 |
-0.05471 |
12 |
0.10613 |
1 |
3.1343 |
四川 |
8 |
0.44082 |
12 |
0.29647 |
2 |
1.74041 |
11 |
-0.11374 |
贵州 |
28 |
-0.8083 |
25 |
-0.72866 |
29 |
-1.53941 |
20 |
-0.37944 |
云南 |
27 |
-0.7742 |
4 |
0.9886 |
8 |
0.49539 |
13 |
-0.2293 |
陕西 |
23 |
-0.61712 |
5 |
0.98467 |
27 |
-1.23356 |
27 |
-0.59709 |
甘肃 |
18 |
-0.44923 |
29 |
-1.36108 |
7 |
0.65541 |
9 |
-0.08856 |
青海 |
17 |
-0.39339 |
30 |
-2.84809 |
17 |
-0.17725 |
6 |
0.2215 |
宁夏 |
13 |
-0.24282 |
26 |
-0.9522 |
5 |
1.05211 |
8 |
-0.04639 |
新疆 |
30 |
-0.87623 |
8 |
0.56547 |
11 |
0.33881 |
21 |
-0.42738 |
8、因子综合得分情况及分析
(1)因子的综合得分情况
因子的综合得分计算方法:
F=Σ Fi Wi
其中,Wi是因子权重,即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贡献率Fi为样本在主因子上
的得分, i =1,2,3,4,5。即:
F=0 .33945F1+0.22047F2+0.18829F3+0.13189F4
表 5-11是计算的最终结果。
(2)综合分析
在本次评价的30省市中,餐饮产业竞争力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广东、上海、四川、北京、吉林、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山东、重庆、湖北、海南、云南、河南、宁夏、天津、新疆、湖南、福建、山西、陕西、安徽、甘肃、广西、黑龙江、江西、河北、青海、贵州。通过对综合因子得分排名情况与各个因子单独得分排名情况的对比,我们发现:餐饮产业竞争力的综合排名和各主因子的排名没有很强的吻合性,说明餐饮产业竞争力是由各主因子共同决定的。广东的综合排名与产业规模因子的排名情况一致,说明产业规模因子在其综合排名中起了主导作用。上海的综合排名主要受盈利能力因子的影响,排在第二位。四川则主要是产业贡献因子的带动而排在第三位。同样地,吉林也受产业贡献因子的带动而排在第五位,河北虽然规模较大,但其他因子得分较低,综合排名则排在第二十八位。有的省市在各项主因子的得分排名情况比较稳定,如山西、黑龙江、辽宁、安徽、湖北、福建、贵州等,说明这些省市餐饮业的产业规模、盈利能力、产业贡献和流通方式在全国的地位基本相当;有的省市各个主因子的得分及排名极其不均衡,如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等省份。这些情况反映了被评价地区的餐饮产业的经营模式、对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以至于产业的发展战略取向等问题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表5-11:30省市餐饮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序
|
排序 |
得分 |
广东 |
1 |
1.4319 |
上海 |
2 |
0.6796 |
四川 |
3 |
0.5277 |
北京 |
4 |
0.4821 |
吉林 |
5 |
0.3588 |
内蒙古 |
6 |
0.3527 |
辽宁 |
7 |
0.3512 |
江苏 |
8 |
0.3026 |
浙江 |
9 |
0.2984 |
山东 |
10 |
0.2871 |
重庆 |
11 |
0.2121 |
湖北 |
12 |
0.0661 |
海南 |
13 |
0.0475 |
云南 |
14 |
0.0182 |
河南 |
15 |
-0.0906 |
宁夏 |
16 |
-0.1004 |
天津 |
17 |
-0.1057 |
新疆 |
18 |
-0.1653 |
湖南 |
19 |
-0.1708 |
福建 |
20 |
-0.2143 |
山西 |
21 |
-0.2715 |
陕西 |
22 |
-0.3034 |
安徽 |
23 |
-0.3123 |
甘肃 |
24 |
-0.3408 |
广西 |
25 |
-0.3596 |
黑龙江 |
26 |
-0.4728 |
江西 |
27 |
-0.5251 |
河北 |
28 |
-0.5433 |
青海 |
29 |
-0.7656 |
贵州 |
30 |
-0.7749 |
为了验证本次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我们作了因子空间分布图(图 5-2),并计算了因子之间的协方差矩阵(表 5-12)。从因子得分的协方差阵以及因子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因子之间是不相关的,说明因子分析的模型是有效的。
表5-11:因子协方差矩阵
Component |
1 |
2 |
3 |
4 |
1 | ||||
1.000 |
.000 |
.000 |
.000 |
|
2 | ||||
.000 |
1.000 |
.000 |
-1.151E-16 |
|
3 | ||||
.000 |
.000 |
1.000 |
.000 |
|
4 | ||||
.000 |
-1.151E-16 |
.000 |
1.000 |
Rotation Method: 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
Component Scores.
图5-4:全球餐饮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Datamonitor:global restaurants,2006年4月,www.datamonitor.com
图5-5:全球餐饮业态分布
资料来源:Datamonitor:global restaurants,2006年4月, www.datamonitor.com
表5-12:2005年全球主要餐饮集团市场份额
企业名称 | 所属国家 | 市场份额 |
金巴斯(Compass Group PLC) | 英国 | 1.40% |
麦当劳(McDonalds Corporation) | 美国 | 1.30% |
索迪斯(Sodexho Alliance,SA) | 法国 | 0.90% |
阿尔玛克(Aramark) | 美国 | 0.60% |
百胜(Yum!Brabds,Inc) | 美国 | 0.60% |
其他 | —— | 95.3% |
资料来源:Datamonitor:global restaurants,2006年4月, www.datamonitor.com
5.2.2 主要国家餐饮业发展状况 美国是移民国家,面积93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亿,各大洲100多个民族的后裔生活在这里,但主要以欧洲移民后代为主。多元的饮食文化渊源,使得美国的饮食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区性特点,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烹饪技术、食物类型有很大的差异。美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也是餐饮业,尤其是快餐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对世界餐饮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美国餐饮业发展概况 美国餐饮业主要包括餐馆、宾馆餐饮、咖啡店、快餐店、冷食店、酒吧和酒馆以及为学校、医院、机关、工商企业、部队等提供饮食和酒水服务的机构。1970年美国餐饮业年营业额只有426亿美元,1989年达到1196亿美元,1990年突破2388亿美元,1999年有3540亿美元之多,到2002年底,美国餐饮业营业额达到4078亿美元,比我国餐饮业5092亿元人民币高出6.6倍;餐饮业网点87万个,从业人员1100万人,就业岗位超过了美国就业人数的8%,餐饮业营业额占食品总收入的45.3%,外卖餐饮食品占餐饮业营业额的10%。2006年美国餐饮业销售额高达5114亿美元,略高于美国国家餐馆协会的预测,比2005年增加了7.5%,餐饮营业单位为92.5万家,就业人数大约为1250万,餐馆消费在美国饮食消费中的比重占到47.5%。根据美国餐馆协会的预测,2007年餐饮产业销售额将高达5369亿美元,比2006年增加5%,其中餐厅的销售额为3630亿美元,占了全部销售额的67.6%。 从各州餐饮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州餐饮业发展不平衡,加利福尼亚州是销售额最高的,为542亿美元,高出排名第二的德克萨斯州222亿美元,是销售额最小的怀俄明州的77倍多,纽约州、佛罗里达、伊利诺斯分别以270亿美元、257亿美元、178亿美元排名3~5位,前5个州销售额占全国销售额的29.2%;从增长速度看,内华达州将是各州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高达8.1%,亚利桑纳州,佛罗里达、德克萨斯、爱达荷州分别以7.6%、7.1%、6.9%、6.5%分列2~5位。
图5-6:1971~2005年美国餐饮业营业额实际增长率
Source: 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
经济发达程度与餐饮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美国餐饮业的发展也十分发达。餐饮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对美国人生活的渗透程度出乎我们的意料。第一,餐饮业是吸纳社会劳动力最多的产业。除了政府部门之外,餐饮业是吸纳社会劳动力最多的产业。美国全国餐饮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餐饮业从业人员达到1220万人,占社会就业率的9%,其中30岁以下的员工占52%。40%的成年人曾经在餐饮业工作过,27%的人的第一份工作投身在餐饮业。餐饮业营业额每增加100万美元就能创造42个就业机会。可见,餐饮业对美国社会就业的影响超出我们的想象。 第二,餐饮业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当前,美国人花在吃上的钱有47%用在了下馆子上,餐饮业对美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2006年,美国餐饮业带动相关农业、运输和制造业约12000亿美元,相当于餐饮业每消费1美元带动其他产业2.34美元的产值,2007年预计这项数字能达到13000亿美元,相当于每消费1美元带动其他产业2.42美元的产值,餐饮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显著。 2、加拿大餐饮业概况 加拿大面积9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人口约3200万人,是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较发达,资源工业、初级制造业和农业是经济的传统支柱。加以贸易立国,对外贸易对其GDP的贡献超过60%,加对外资依赖很大,经济上受美国经济影响较深,饮食习惯也与美国接近。 加拿大的饮食服务业包括商业性饮食服务业和非商业性饮食服务业,商业性饮食服务业占整个行业的78%,主要包括全方位服务餐馆(基本相当于我国的一般酒楼)、有限服务餐馆(包括快餐店、自助餐厅、外卖店和送餐公司)、合同餐馆(依据合同约定为固定客户提供服务的专业餐馆)和酒吧(包括娱乐场所的酒水服务)。非商业性饮食服务业占整个行业的22%,包括住宿饮食服务业(指宾馆餐饮)、机构饮食服务业(医院、学校、社区、工厂等机构的附属食堂)、零售饮食服务业(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等零售机构的附属食街、排挡)和其他饮食服务业。 加拿大食品服务和餐饮协会的最新资料显示,2005年饮食服务业实现营业额486.85亿美元,增长了3.9%,预计2006年将达到500亿美元,占加拿大GDP的3.7%,提供100多万个就业岗位,占就业总人数的6.2%,其中44%的从业人员是15~24岁的年轻人。2004年加拿大中等家庭平均一年在外就餐520次,花费1777美元,占整个食品支出的23.2%。加拿大饮食服务业的原料成本占37.5%,人工成本占31.1%,税前利润仅有3.6%。加拿大饮食服务业竞争激烈,60%的新进入者能存活一年,仅有22%的企业能生存8年以上。 连锁经营是加拿大饮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式,2004年加拿大有63300个餐馆,每1万人拥有19.2个餐馆,雇用100多万人,占整个就业人口的6.3%,其中15~24岁的年轻人有460800人,占44%,profit margin为3.8%。2004年加拿大62%的餐厅是独立经营,38%是连锁经营,锁饮食50强的营业收入达到193亿美元,占当年商业性饮食服务业营业总额的52.5%,共有21318家门店,占商业性饮食服务业门店总数的33.7%。从1999年起,加拿大连锁饮食业以年均7.3%的速度增长,而其他饮食业仅增长0.9%。图5-7:1996~2006年加拿大餐饮业用工状况
加拿大最大的餐饮企业Tim Hortons成立于1964年,2005年公司员工7万多人,收入是14个亿加元,纯利润1.9个亿。2006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营业收入为16.595亿美元,净收入2.596亿美元,2006年新开店197家,在全球有3000家门店,在加拿大99%的店为特许经营,在美国则是86%。Tim Hortons 已超过麦当劳成为加拿大最大的餐饮业公司,Tim Hortons的店是麦当劳的一倍多。Tim Hortons的营业额占加快餐业的22.6%。在加拿大,Tim Hortons占有765的烤制糕点市场,62%的咖啡市场。表5-13:2004年加拿大饮食服务业基本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2004年 |
2005 |
2006 |
2006年增长率(%) |
2007 | |
全方位服务餐馆 |
17325.2 |
17997.9 |
18701.4 |
3.9% |
19549.0 |
有限服务餐馆 |
14031.9 |
14389 |
15682.2 |
9.1% |
16359.5 |
合同餐馆 |
2605.7 |
2902.8 |
3107.5 |
7.7% |
3197.0 |
酒吧 |
2707.4 |
2645.1 |
2572.4 |
-4.4% |
2625.7 |
商业性饮食服务业总额 |
36670.2 |
37934.8 |
40063.6 |
5.6% |
41731.2 |
住宿饮食服务业 |
4564 |
4838 |
5137.0 |
6.5% |
5398.0 |
机构饮食服务业 |
2696.9 |
2921 |
3104.4 |
5.2% |
3174.1 |
零售饮食服务业 |
889.1 |
938 |
1014.3 |
7.1% |
1055.9 |
其他饮食服务业 |
1975.7 |
2009.4 |
2085.2 |
3.8% |
2150.4 |
非商业性饮食服务业总额 |
10125.6 |
10706.4 |
11340.9 |
5.7% |
11778.4 |
合计 |
46795.8 |
48641.2 |
51404.4 |
5.6% |
53509.6 |
表5-14:2004年加拿大各省份饮食服务业各项指标占营业额的比重(单位:%)
食品和饮料 |
工资和福利 |
其他费用 |
税前利润 | |
纽芬兰省 |
40.9 |
31.3 |
24.5 |
3.3 |
爱德华王子岛 |
39.5 |
30.9 |
26.6 |
3.0 |
新斯科舍 |
37.5 |
30.9 |
26.8 |
4.8 |
新布拉威克省 |
38.1 |
31.4 |
25.6 |
4.9 |
魁北克 |
38.7 |
31.2 |
26.5 |
3.6 |
安大略省 |
37.1 |
30.8 |
29.3 |
2.8 |
马尼托巴省 |
36.7 |
32.1 |
25.7 |
5.5 |
萨斯喀彻温省 |
38.9 |
30.8 |
25.1 |
5.2 |
亚伯特省 |
35.7 |
30.6 |
28.4 |
5.3 |
卑诗省 |
37.6 |
31.9 |
27.1 |
3.4 |
全国 |
37.5 |
31.1 |
27.8 |
3.6 |
图5-9:澳大利亚餐饮业发展状况(单位:百万美元)
表5-15:澳大利亚餐饮业发展情况
|
1998-99 |
2003-04 |
企业数(家) |
12845 |
15083 |
从业人员(人) |
152107 |
188103 |
收入(百万美元) |
7174.3 |
10129.6 |
费用(百万美元) |
6805.2 |
9733.2 |
其中:劳动成本 |
2109.4 |
3479.1 |
原料 |
2917.2 |
3800.6 |
租金 |
504.0 |
853.7 |
其他 |
1274.6 |
1599.8 |
税前营业利润 |
334.2 |
404.4 |
Operating profit margin(%) |
4.8 |
4.0 |
Source: Cafes and Restaurants,Australia (8655.0)
5、法国餐饮业发展概况 法国是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餐饮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是在欧洲餐饮界,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占主导地位,欧洲第一流的大饭店或餐厅所雇用的厨师大多是法国人。法国餐饮业在法国国家分类标准中并没有单独列为一个产业,而是和住宿业联合成为一个大的住宿和餐饮产业。[2]这个产业分类方法和中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4754-2002)中的分类一样,但是法国住宿和餐饮业下的细分更为详细和全面。到2004年,法国住宿和餐饮业共有195967家企业,比2003年增加了488家,雇佣了864693名员工,但就业总人数却比2003年减少了11736人,接近1.3%。总营业额达599.5亿欧元,比2003年增加22.78亿欧元,贡献附加值282.23亿欧元。整个住宿与餐饮业占了个人服务业将近64%的企业,70%的就业人数,58%的营业额,61%的附加值。其中,餐厅的企业数最多,达109153家,占整个行业企业数的55.7%,而营业额也是最高为279.97亿欧元,占总营业额46.7%,单店年平均营业额为25.65万欧元;酒吧的企业数居其次,为43112家,占22%,但是营业额只有50.36亿欧元,占8.4%,单店年平均营业额11.68万欧元;旅游酒店的企业虽然只占了12.9%,约为25280家,但是营业额高达152.27亿欧元,占25.4%,单店营业额为60.23万欧元,是单店营业额排名第二的行业;单店营业额最高的是不起眼的小卖部和集体食堂,两者企业数只占了0.3%,只有约588家,但是营业额占了9.4%,达56.35亿欧元,单店年平均营业额958.33万欧元,因为小卖部和食堂往往是为学校或者企业中的个人提供餐饮服务,所以单店的销售额明显偏高。从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看,住宿和餐饮行业员工的平均年薪为2.7万欧元,低于个人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0.3万欧元。在餐饮业相关的细分行业中,又以餐厅的整体工资水平最低为2.5万欧元。2004年,法国餐饮业前10家餐饮公司的营业额增长9%,占整个市场的12%左右,麦当劳有1034家门店,实现营业收入24亿欧元。表5-16:2001~2005年法国连锁餐饮企业的市场份额(%)
排序 |
企业名称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1 |
McDonald's Corp |
29.0 |
30.6 |
31.6 |
31.7 |
31.5 |
2 |
Quick Restaurants SA |
- |
8.1 |
8.1 |
7.9 |
8.0 |
3 |
Agapes Restauration SA |
7.7 |
7.7 |
7.4 |
7.0 |
7.2 |
4 |
Casino Guichard Perrachon |
5.1 |
5.0 |
4.7 |
5.5 |
5.5 |
5 |
Flo SA, Groupe |
5.9 |
5.0 |
5.1 |
5.0 |
5.0 |
6 |
Buffalo Grill SA |
5.8 |
5.3 |
4.2 |
4.4 |
4.7 |
7 |
Le Duff, Groupe |
2.9 |
3.2 |
3.2 |
3.6 |
3.5 |
8 |
Holder, Groupe |
2.9 |
2.8 |
2.9 |
2.7 |
2.6 |
9 |
Spirit Group Ltd |
2.6 |
2.5 |
2.5 |
2.4 |
2.4 |
10 |
Serare SAS |
1.8 |
2.0 |
2.0 |
2.2 |
2.3 |
11 |
Yum! Brands Inc |
- |
2.4 |
2.3 |
2.2 |
2.1 |
12 |
Groupe Envergure |
2.8 |
2.6 |
2.5 |
2.1 |
2.0 |
13 |
Autogrill SpA |
1.9 |
1.9 |
1.9 |
1.8 |
1.7 |
14 |
InBev |
- |
- |
- |
1.8 |
1.7 |
15 |
Louis Delhaize SA |
1.5 |
1.5 |
1.4 |
1.3 |
1.2 |
16 |
Elior, Groupe |
1.9 |
1.8 |
1.8 |
1.7 |
1.1 |
17 |
Relais H SNC |
- |
- |
- |
- |
1.0 |
18 |
Léon de Bruxelles SA |
0.9 |
0.8 |
0.8 |
0.8 |
0.9 |
19 |
Saros SA |
0.8 |
0.7 |
0.7 |
0.8 |
0.7 |
20 |
La Croissanterie SA |
0.6 |
0.6 |
0.6 |
0.7 |
0.7 |
资料来源:Consumer Foodservice –French,12 December 2006
6、意大利餐饮业发展概况 意大利的大部分国土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属地中海国家,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万。意大利的幅员虽然不是十分辽阔,但各种岩层的结构复杂,而且差异很大,地形结构复杂多样,造成各地饮食特点鲜明。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是意大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大利人非常重视菜肴质量,而过对品牌关注较少。调查显示,上世纪90年代,五分之一的意大利在外吃午饭,而到2005年,这一数字已变成三分之一。1995年在外用餐占食物消费总额的26%,2005年则为32%,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0%。由于缺少创新和大规模的投资,意大利95%的餐馆是单店经营,但连锁餐饮依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航空、铁路、机场。预计2005~2010年,意大的餐饮业将稳步增长。成立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Autogrill集团是意大利较大的餐饮连锁企业,品牌有Ciao、Spizzico、Acafè、Puro Gusto、Sky Lounge Cafè、Market 24、La Bottegaccia、Titoli等,雇员人数超过5.1万人,每年服务的顾客达8.9亿人次。2005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40.03亿欧元,其中49%的收入来自机场,43%来自公路,2%来自铁路,6%来自其他渠道,比上年增长11.2%,实现利润1.53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7.2%。截至2006年遍及34个国家,该集团在意大利共有1200个零售点,分布在高速公路、机场、火车站、商业中心、当地展会等地。 7、英国餐饮业发展概况 英国又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强国,拥有工业革命先行者的悠久历史和雄厚基础,但英国烹饪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不是很大,中餐、印度餐、法餐和意大利餐等外来饮食对英国餐饮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国餐饮业主要分为餐馆、酒吧、公共饮食三大类。英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02年,英国有54340家餐饮企业,比上年增长3.2%,2003年大不列颠餐饮业的营业额为203亿英镑,比2002年增长6.2%,2003年12月,英国住宿餐饮业的从业总人数达180万人,实现营业额620亿英镑,比2002年增长4.9%。2004年英国餐饮业的营业额达到464亿英镑,比上年增加了48亿英镑。合同餐饮是英国餐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金巴斯在英国有约90000名员工,8500个网点,营业额达28亿英镑,索迪斯在英国和爱尔兰共有48000名雇员,2300个网点,营业额13亿英镑,Aramark则有12000名员工,营业额4亿英镑。表5-17:2004年英国non-residential catering sector
公司数(个) |
员工数(千人) |
营业额(百万英镑) |
GVA(百万英镑) |
GVA/千人(英镑) |
每公司营业额(英镑) | |
餐馆 |
57667 |
691 |
18734 |
8665 |
12.5 |
324865 |
酒吧 |
48146 |
622 |
20967 |
9111 |
14.6 |
435488 |
小卖部和公共饮食 |
5765 |
245 |
6690 |
3367 |
13.7 |
1160451 |
合计 |
111578 |
1558 |
46391 |
21143 |
13.6 |
415772 |
表5-18:2001~2005年英国连锁餐饮企业的市场份额(%)
排序 |
企业名称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1 |
McDonald's Corp |
15.4 |
14.9 |
13.2 |
12.9 |
12.5 |
2 |
Punch Tavern Group Ltd |
7.1 |
7.4 |
9.9 |
9.6 |
9.2 |
3 |
Yum! Brands Inc |
- |
7.9 |
7.3 |
7.3 |
7.9 |
4 |
Enterprise Inns Plc |
2.9 |
3.0 |
4.3 |
8.5 |
7.3 |
5 |
Burger King Holdings Inc |
- |
7.1 |
6.1 |
5.5 |
5.1 |
6 |
Greggs Plc |
4.4 |
4.9 |
4.7 |
4.7 |
4.6 |
7 |
Doctor's Associates Inc |
1.1 |
1.3 |
1.3 |
1.7 |
3.6 |
8 |
Whitbread Plc |
3.8 |
3.0 |
2.8 |
2.8 |
3.5 |
9 |
Mitchells & Butlers Plc |
- |
- |
3.0 |
3.0 |
3.0 |
10 |
Gondola Holdings Plc |
0.0 |
0.0 |
1.5 |
2.4 |
2.5 |
11 |
Greene King Plc |
1.3 |
1.2 |
1.5 |
1.5 |
1.9 |
12 |
Starbucks Corp |
1.4 |
1.5 |
1.6 |
1.7 |
1.8 |
13 |
Wolverhampton & Dudley Breweries Plc |
1.7 |
1.7 |
1.6 |
1.7 |
1.8 |
14 |
People's Restaurant Group |
- |
- |
- |
- |
1.6 |
15 |
Compass Group Plc |
4.9 |
4.3 |
1.4 |
1.5 |
1.5 |
16 |
JD Wetherspoon Plc |
1.5 |
1.7 |
1.4 |
1.5 |
1.4 |
17 |
Domino's Pizza Inc |
1.1 |
1.5 |
1.4 |
1.3 |
1.3 |
18 |
Scottish & Newcastle Plc |
0.9 |
0.9 |
0.9 |
0.9 |
1.2 |
19 |
Pret a Manger Europe Ltd |
0.9 |
0.9 |
0.9 |
0.9 |
1.1 |
20 |
Tesco Plc |
1.2 |
1.1 |
1.1 |
1.1 |
1.1 |
资料来源:Consumer Foodservice –UK,12 December 2006
8、德国餐饮业发展概况德国位于欧洲中部,约有8250万人,是继美国、日本后的第三大经济体,服务业非常发达。在欧洲,德国的烹饪技术水平相比于法国、意大利、俄国和西班牙等国要略微逊色,但餐饮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2002~2003年之间的冬季半年时间里,德国餐饮业营业额为164.6亿欧元,同比减少8.5%;从业人数约60万人,同比减少5%;餐饮企业数量逐年下降,已从1994年的21万家减至目前约19万家。据德国餐饮业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68.2%的企业从2002年下半~2003年上半年营业大幅下降,只有约12.9%的餐饮企业收益有所改善。其中近3/4的企业利润下降,8.3%的企业收入上升。2003年第一季度德国餐饮业实现销售收入77亿欧元,同比下降8.9%。另外,餐饮业在所有服务行业里价格变动最小。自1995年以来餐饮业价格只上涨了8.2%,明显低于物价平均上涨幅度。受2002年初欧元升值的舆论影响,76.1%的企业价格在2002年夏以来没有上涨,7.6%的企业反而下调了菜肴和饮料的价格。餐饮业的投资也明显减少,50.7%的餐饮企业大幅减少了投资,32.7%的企业计划或已经裁减了员工。
资料显示,1991年,德国消费者每周在外用餐2.3次,1995年为2.8次,1997年达到3.6次,[4]在外用餐的次数增加。但最近几年,德国餐饮业营业额不断下降,2003年营业额为391亿欧元(相当于443亿美元),2005年则为370亿欧元(约相当于45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前五家全方位服务餐馆(The full service restaurant)的总收入达到8.209亿欧元(相当于10.1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4.9%,门店数量下降了2.9%,仅有401家店;前20家公司营业额达到64.15亿欧元,占整个餐饮市场的17.34%;前100家公司营业额达到87.54亿欧元,占整个餐饮市场的23.66%。
表5-19:2003~2005年德国餐饮业发展概况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
|
营业额 (十亿欧元) |
变化 (%) |
营业额 (十亿欧元) |
变化 (%) |
营业额 (十亿欧元) |
变化 (%) |
餐馆和快餐 |
34.7($39.3)
|
-6.4 |
33.2($41.4) |
-4.3 |
32.5($40.23) |
-2.1 |
食堂等公共饮食 |
4.4($5.0) |
1.6 |
4.4($5.5) |
0 |
4.5($5.06) |
2.3 |
合计 |
39.1($44.3)
|
-5.6 |
37.6($46.9)
|
-3.8 |
37.0($45.3)
|
-1.6 |
资料来源:http://www.fas.usda.gov/gainfiles/200604/146187600.pdf
表5-20:2005年德国五家全方位服务餐馆(The full service restaurant)
公司名称 |
营业收入(百万欧元)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
总门店 |
Moevenpick |
125.0 |
154.7 |
42 |
Maredo |
89.7 |
111.0 |
58 |
Kuffler |
82.3 |
101.9 |
37 |
Block House |
76.6 |
94.8 |
40 |
Kaefer |
72.0 |
89.1 |
8 |
全方位服务餐馆合计 |
820.9 |
781.6 |
401 |
资料来源:http://www.fas.usda.gov/gainfiles/200604/146187600.pdf
表5-21:2005年德国Top 20 German Gastro Service Companies
排名 |
企业名称 |
门店数 |
营业额(百万欧元) |
营业额(百万美元) |
增长率(%) |
1 |
麦当劳 |
1264 |
2424 |
3000.7 |
4.9 |
2 |
Neu-Isenburg |
44 |
726 |
898.7 |
1.9 |
3 |
汉堡王 |
489 |
595 |
736.6 |
5.7 |
4 |
Autobahn Tank & Rast GmbH & Co.KG, |
390 |
525 |
649.9 |
1.7 |
5 |
Bremerhaven |
367 |
286.2 |
354.3 |
-2.0 |
6 |
Metro AG, uesseldorf |
277 |
248.0 |
307 |
0.0 |
7 |
Karstadt Quelle AG, Essen |
169 |
208.4 |
258 |
-7.8 |
8 |
Aral AG, Bochum |
1271 |
152.0 |
188.2 |
1.3 |
9 |
YUM! |
36 |
143.5 |
177.6 |
14.8 |
10 |
Co.KG, Duesseldorf |
115 |
126.8 |
157.0 |
1.4 |
11 |
Stuttgart |
42 |
125 |
154.7 |
-4.6 |
12 |
Mitropa GmbH, Eschborn |
240 |
117.2 |
145.1 |
1.4 |
13 |
Edeka Zentrale AG & Co. KG, Hamburg |
2,142 |
115 |
142.4 |
2.6 |
14 |
Stockheim Unternehmensgruppe, |
12
|
105 |
130 |
2.9 |
15 |
Duesseldorf |
27 |
94.0 |
116.4 |
-14.9 |
16 |
DB Fernverkehr AG, Frankfurt/Main |
540 |
90.3 |
111.8 |
6.0 |
17 |
GmbH, Duesseldorf |
58 |
89.7 |
111.0 |
-4.1 |
18 |
Kuffler Gruppe, Munich |
37 |
82.3 |
101.9 |
8.9 |
19 |
Shell Deutschland Oil GmbH, Hamburg |
1043 |
81.6 |
101.0 |
8.2 |
20 |
Kamps Bakeries GmbH, Duesseldorf |
980 |
80.0
|
99.0 |
2.5 |
合计 |
|
9543 |
6415.0 |
7941.3 |
2.9 |
前100家合计 |
|
|
8754.0 |
10836.8 |
4.4 |
资料来源:http://www.fas.usda.gov/gainfiles/200604/146187600.pdf
9、俄罗斯餐饮业发展概况 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2年10月全国总人口1.433亿,共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83%左右。广阔的疆域和众多的民族使得俄罗斯饮食文化的民族性、地区性特点明显。2005年俄罗斯的人均月收入首次超过300美元,持续增长的可支配收入、日益改变的生活方式和在外用餐的新潮流推动餐饮业快速发展,2005年餐饮业的市场价值比上年增长了9%,由于收入的高度不均衡,莫斯科和彼得堡是餐饮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占据全国餐饮市场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按照大众餐饮企业分类标准,俄罗斯餐饮企业主要分为5种类型:街头熟食摊点;快餐店;食堂;大众化餐厅;高档餐厅。2005年莫斯科有各种餐馆3250个,其中8%为高档餐厅,10%~15%为大众化的餐厅,11%为快餐店。其中,还有856个连锁店,占26.3%。若按菜系分,主营欧式菜的餐馆占15%,俄罗斯餐馆占12.3%,日本料理店占8.2%,法国餐馆占8%,中国餐馆占5.8%,混合式餐馆占3.8%。从地理位置上看,莫斯科有40%的餐馆位于市中心。 据莫斯科市政府公布的资料,截止2001年底,全市共有从事批发、零售的商业企业和餐饮企业4万多家,其中餐饮企业6661家。莫斯科市餐饮业的日营业额为6550万卢布,约合210万美元。2001年俄罗斯整个餐饮业的营业额为1128亿卢布,约合36.2亿美元。[5]莫斯科餐饮业的营业额约占整个俄罗斯餐饮业的21%左右。2005年,莫斯科餐馆达10000家,营业额20~25亿美元,全国约为90亿美元。 10、日本餐饮业发展概况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是一个四面临海的群岛国家,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科技实力雄厚,服务业发达,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国民经济统计中,日本将饮食业分为五大类:饮食店(包括日本料理、西洋料理、中华料理、东洋烤肉店和其他饮食店)、日本面馆、寿司店、咖啡店、综合饮食店。[6]在经历了泡沫经济时代后,同其他产业一样,日本餐饮业的发展逐渐趋于理性。日本的餐饮业十分发达,其销售额1998年就达到了2600亿美元,店铺数超过了28.8万家,从拥有量上看,平均每100人即拥有1间餐馆或酒吧等。但是不论是销售额还是店铺数量近年来都增长缓慢,200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3%和1.2%。[7]日本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日本饮食业的收入达146041.92亿日元(约等于10000亿人民币),从业人员276万人,正式员工213万人。从企业数量来看,2004年日本饮食业中咖啡店占19.9%、一般饮食店占17.8%、中华料理占14.5%,三者占整个饮食业的50%左右。从收入来看,一般饮食店占17.3%、日本料理占15.6%、中华料理占14.0%。从单店收入来看,汉堡店的收入最高,达10041万日元,西洋料理以5743万日元位居第二,其余依次是综合饮食店(5436万日元)、日本料理(5431万日元)、东洋烤肉店(4850万日元)、寿司店(4159万日元)、其他餐馆(4080万日元),都超过3486万日元的平均水平。表5-22:2004年日本饮食业基本状况
|
企业数 (个) |
从业人数 (人) |
常用雇用者(人) |
营业额 (亿日元) |
经费总额 (亿日元) |
其中工资和福利 (亿日元) |
咖啡店 |
83676 |
314959 |
200895 |
11878 |
9232.64 |
3299.16 |
一般食堂 |
74618 |
528226 |
412394 |
25329 |
20106.66 |
7614.86 |
中华料理 |
60942 |
366838 |
277926 |
20462 |
15537.79 |
5898.71 |
日本料理 |
42031 |
363162 |
290608 |
22829 |
17993.62 |
6650.81 |
寿司店 |
34877 |
217679 |
162874 |
14622 |
11137.73 |
3697.32 |
日本面馆 |
34639 |
209529 |
155037 |
10270 |
7927.86 |
3194.83 |
西洋料理 |
28896 |
290657 |
246718 |
16561 |
13081.71 |
4809.78 |
东洋烤肉 |
20997 |
166832 |
133960 |
10194 |
7667.18 |
2514.62 |
日式烧饼 |
19596 |
62784 |
35607 |
2052 |
1502.87 |
481.55 |
其他餐馆 |
7250 |
61148 |
51094 |
2953 |
2370.34 |
865.39 |
综合饮食 |
7127 |
66109 |
56342 |
3851 |
3017.30 |
997.70 |
汉堡店 |
5014 |
129382 |
121552 |
5043 |
4282.76 |
1350.96 |
合计 |
419663 |
2777305 |
2145007 |
146042 |
113858.46 |
41375.69 |
数据来源:日本统计,www.stat.go.jp/data/service/2004/kakuhou/zuhyou/z01-1.xls
日本人在外就餐的频率很高,对于上班族来讲,一周外出吃5-6次饭是很平常的。晚上的正餐竞争激烈,既有日本的传统饮食如寿司、生鱼片、牛肉火锅、烤鱼等,也有西式饮食。而西式餐馆为了迎合顾客需求,不断推陈出新,法国菜、意大利菜、中国菜、韩国菜,甚至越南菜、埃及菜等竞相登场。日本人的饮食习惯还是比较固定的。在日本,主要类型的餐馆都供应各种日本传统食品。西式餐馆为了融入当地,其提供的并不是原汁原味的西式食品,而是根据日本人的固有口味进行了相应的改良,同时很多家店内也提供日本食品。图5-11:日本餐饮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 www.groupexport.ca/fr/documents/A_Quebec_Conference_Kato_001.pdf 11、印度餐饮业概况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其国土面积297.4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七位,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目前人口约10.27亿,是仅次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印度民族、宗教众多,文化各异,造成食性杂,忌讳多,差异大,不同的食风并存而且互不干扰,北方是面食为主,南方是米食为主,普遍爱用咖喱和辣椒佐味,菜品重在生鲜、清火、香辣、柔糯或润滑。进入印度的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等跨国餐饮集团纷纷改变菜单,推出了印度风味的产品。印度餐饮市场中有日餐、墨西哥餐、泰国餐、法国餐等,口味更加丰富,但还主要局限在孟买、德里、班加罗尔等大城市,小城市相对单一。 近年来随着双收入家庭的增加,旅游业的带动,印度餐饮业获得了较快发展,2005年餐饮业营业网点1268834个,收入21175.50亿卢比(相当于481.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96%,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咖啡在印度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截至2005年Coffee Day Xpress以330家门店位列全国榜首,但外资品牌在印度也具有很大的影响,达美尔匹萨在印度有100家门店,麦当劳84家,赛百味有64家,肯德基11家。表5-23:2000~2005年印度餐饮业发展状况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单位(个) | 74012 | 818022 | 909999 | 1019044 | 1137196 | 1268834 |
营业额(百万卢比) | 1044133 | 1252006 | 1427207 | 1622997 | 1841950 | 2117550 |
营业额增长(%) | ----- | 19.91 | 13.99 | 13.72 | 13.49 | 14.96 |
表5-24:2005年主要国家餐饮业发展状况
国家 |
营业网点 (个) |
营业额 (亿本币) |
营业额 (亿美元) |
从业人员 (万人) |
人均消费(美元) |
中国 | 4000000 | 8887 | 1084.63 | 2000 | 82.43 |
美国 | 572617 | 3999.76 | 3999.76 | 1200 | 1341.24 |
加拿大 | 71448 | 410.59 | 168.61 | 522.53 | |
墨西哥 | 562639 | 4504.12 | 413.45 | 386.3 | |
澳大利亚 | 59539 | 297.50 | 226.90 | 1125.78 | |
法国 | 151873 | 409.33 | 328.81 | 543.52 | |
意大利 | 281333 | 750.75 | 630.06 | 1084.57 | |
英国 | 171442 | 424.52 | 772.80 | 1295.17 | |
德国 | 169192 | 274.1 | 220.18 | 266.27 | |
俄罗斯 | 78970 | 2675.17 | 91.27 | 63.74 | |
日本 | 882642 | 236748 | 2150.10 | 1678.65 | |
印度 | 1268834 | 21175.50 | 481.26 | 43.62 |
资料来源:Consumer Foodservice –UK,12 December 2006
注:汇率折算是根据美联储公布的2005年的汇率计算,http://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g5a/20060103,营业额按现价,计算人均消费按照2005年6月底的人口数计算。
从盈利能力来看,目前中国餐饮业的利润率在10%左右,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利润率为5%左右,较高的利润率主要是来自于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中国餐饮业的人工成本约占营业额的15%左右,而发达国家则基本在30%,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升高,中国餐饮业的人力资源优势将逐渐弱化,未来与西方餐饮企业的竞争则主要表现在品牌和文化上。 从贡献能力来看,中国餐饮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5年餐饮业营业额占GDP的4.87%,增加值占GDP的1.9%左右,同期发达国家则基本在2~3%左右。可见,从贡献能力上看,中国餐饮业和发达国家是旗鼓相当,不相上下。 从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看,自1991年以来,中国餐饮业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处于快速成长期,而大部分发达国家的餐饮业则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处于产业成熟期。从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看,中国餐饮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5.3 本章小结
本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餐饮业的国内区域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通过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 30 个省市的比较分析发现,各省市竞争力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广东、上海、四川、北京、吉林、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山东、重庆、湖北、海南、云南、河南、宁夏、天津、新疆、湖南、福建、山西、陕西、安徽、甘肃、广西、黑龙江、江西、河北、青海、贵州。由于各国对餐饮业界定的差异和具体数据的缺乏,本章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11个国家的餐饮业进行了比较,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综合来看,中国餐饮业的产业规模较大,但实际竞争实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