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部食都武汉小吃先行
昨日,新成立的“武汉名优小吃联盟”提出了做强做大武汉小吃产业的五年规划,规划提出,打造中部食都,武汉小吃要先行。
五年三大步,将武汉小吃推向全国
计划用五年分三步把武汉小吃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第一步,用2到3年时间,在全市开办30个大中型小吃市场,每个市场引进30-40个武汉名优小吃品牌企业。同时,参与实施放心早餐工程,开办200个早点(小吃)店。第二步,联盟省内和部分省外成名小吃品牌企业50个左右,用2-3年时间,在省内各地市开办30个大中型小吃市场,每个市场引进40-60个小吃品牌。第三步,将武汉小吃推向全国,同样用2-3年,在东北、华北、西北的省会和大城市开办小吃市场,每个市场引进60-80个小吃品牌。时机成熟时,再向香港、台湾等地发展。5年安排1万人就业。
做大产业链,建立原料生产基地
用两年时间,在市内建中心厨房2个,约投资800万元,所加工的品种由面条、豆浆、米粉等10种增加到20种。第三年,投资2000万元筹建一个现代化的食品加工厂,配备较先进的生产设备,争取加工产值达到1亿元。第四年和第五年,逐步在北方城市开设2-3个加工厂,保证北方小吃市场的食品供应。
在武汉小吃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需餐饮原料达到一定规模时,建立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降低原料成本,带动原料产地的经济发展。如糯米供应基地、面粉供应基地、红薯杂粮供应基地等。修订新标准,保护名小吃“版权”
联盟预计总投资100万元,用一年时间,重新修订100种武汉小吃产品标准(2004年楚天金报曾参与《武汉面食小吃标准》的首次编撰和发布),实行知识产权保护,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定小吃市场建设、运营、管理全套标准;建立中心厨房的建设、生产、储运、管理全套标准。在两年内,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论证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论证。
专家来指导,不断研发新花样
昨日武汉小吃研发中心正式揭牌。在国内有影响的面点大师虞东海、徐家莹、林春平等9人被聘为研究员,负责今后武汉名优小吃联盟成员及新投资实体的技术指导,以及新小吃产品的研发。
各方声音
餐饮专家陈光新教授:武汉名优小吃联盟在全国不多见。打造武汉小吃品牌关键在质量,也是保证武汉小吃持久发展的重要前提,这方面研发中心要发挥作用。
省烹协会长张贤峰:武汉小吃在全国很有地位,今后武汉小吃还要在营养上下功夫。同时,还要加强汉味小吃在全国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武汉小吃。
武汉市饮服处负责人涂水前:小吃街图发展,广建小吃市场,要做好四方面文章:一是选点问题,二是小吃的技术力量,三是人才,四是小吃的标准化管理。
来源于:楚天金报 作者:记者 张军 万多 见习记者 彭鹏 实习生 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