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可乐公司缘何总部失火中国无忧?(图)
|
日前,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两大可乐公司在美国校园遭遇“肥胖门”困扰。美国饮料协会的一纸通文,倡议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部分产品将在美国中小学校园实行限额销售。 遇祸可乐在中国无忧 为解决美国青少年因过多饮用包括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生产的全糖软饮料而肥胖的问题,近日美国出台的一项非强制性的限售协议迅速冷冻市场:只能在小学校园内出售水和果汁,上学时间不能在初中校园出售全糖软饮料,并保证高中校园内自动售货机中的软饮料品种不超过50%。这一协议明显针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碳酸饮料生产商。 遭遇“标准之乱” 一瓶可乐从原液的引进到终端消费者这个过程中,不同环节、不同领域、不同场所分别归属不同部门管辖——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表面看来,几乎密不透风。但为何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肥胖门”事件,在中国却风平浪静?就像苏丹红事件,为什么直到欧盟市场禁入含苏丹红食品一年半后,运用欧盟标准进行检测才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 掀起标准清理风暴 食品安全的标准之痛究竟要痛到何时?何处寻找止痛良方?标准漏洞至此浮出水面,那么,面对两乐公司国内国外的两手做法,有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管,而是要充分行使自身的职责,尽快动用标准的力量迫使它一视同仁。
| |
| 信息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朱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