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未必都好
市餐饮商会向全市500余家会员单位发出节约倡议书,涉及节能、厨房垃圾回收、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这500余家餐饮企业将尽快制定建设节约型企业的具体措施。今后,市民在全市的餐饮网点、酒楼、酒店、宾馆消费时,将难见“一次性”筷子的踪影了。“一次性”筷子用原木制成,因为只用一次就丢掉,因而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最先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据说是与我们一海相隔的日本。这个国家虽然国土狭小,森林覆盖率却比我们国家高得多,然而偏偏舍不得砍树来做他们自己钟爱的“一次性”筷子,而是大量从别国特别是中国进口这一消费品。我们一些见钱眼开的同胞,雇用廉价劳力疯狂地大砍原本就不多的森林,再制成“一次性”筷子拱手供应给“先富起来”的邻邦。更可怕的是,“一次性”筷子也在咱们的餐馆里迅速流传开来,让中国并不充裕的森林资源面临格外严重的威胁。有些物品例如某些医疗用品,考虑到消毒环节难以万无一失,所以推广使用"一次性"产品,正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而在饮食行业中,反复使用的中国传统竹木筷子,只要消毒措施得当,并不难杜绝“病从口入”。相反,若是出厂时消毒不彻底或运输存放过程中受到污染,即使是“一次性”筷子也未必卫生让人放心。考虑到我国森林覆盖率不高、生态保护形势非常严峻的国情,禁用“一次性”筷子的必要性便不言而喻了。
其实,不仅是“一次性”筷子,一切用品,都宜提倡物尽其用,以尽可能地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在对待自然资源方面,我们没有理由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世态度,只顾"一次性"地享用地球财富,而不管我们的子孙会不会有一天面临无资源可用的绝境。“一次性”未必都好,风物长宜放眼量,正是:勿迷“一次性”,常念“节约经”;有心留“绿色”,无愧后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