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谁”来维持月饼的“苗条”?
|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规范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和搭售行为公告的发布,给一度向过度包装、价格昂贵方向畸形发展的月饼市场下了一剂猛药。 在这剂猛药的约束下,月饼“减肥”将成定局;同时,据官方消息称,为了使月饼市场能够有序管理,正在制定中的新的月饼国家标准将于近期出台,并从明年开始实施,这也意味着曾经在月饼市场上曲高和寡的“天价月饼”将成为历史。 与此相呼应,不少已在开始酝酿和实施中秋月饼营销策略的商场也表示,将不再允许华而不实的豪华月饼进入卖场。 一切都表明,今年中秋,不少过去只能“望饼兴叹”的消费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减肥”月饼了。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经过“减肥”治疗后月饼的那份“苗条”能维持多久呢? 要想得到答案,就要先搞清楚月饼为什么会越来越“肥胖”。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有人买才会有人卖。企业乐意生产这种过度包装、价格昂贵的月饼,商家乐意经销这种月饼,说到底还是因为有市场。谁都知道,“好酒不会自己喝”,包装豪华、内有各种物品的月饼都是用于送礼的,真正自己吃的人,恐怕没人会掏钱去买那中看不中吃的玩意儿;而在这送礼里面,难免就会隐藏有公款消费、行贿受贿等腐败、违法行为,而这些行为恰好又为高价豪华月饼提供了市场,如此恶性循环,月饼岂能不越来越“胖”? 此次月饼“减肥”减掉的只是过度的包装及与月饼毫无关联的“内容”,如用楠木、檀木制作包装盒,或在月饼盒内搭售金银饰物、名烟名酒等贵重物品,而那种讲究排场、追求奢华或是一些别有用心者以送月饼之事行贿赂之实的社会顽症则无法通过这种方式加以消除,因此,谁能保证它不以其他的方式反弹呢? 月饼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市场经济缺乏规范、缺乏制约的一个例子。月饼之所以能越来越“肥胖”,越来越包罗万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法律依据去制止这种行为。 看来,要真正为月饼“减肥”并保持它的“苗条”,最重要的是要禁止不正当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虽然无法以行政手段为月饼制定一个合适的价格,但我们可以通过立法来制约一些人对豪华月饼和“天价月饼”的畸形需求,从根源上斩断月饼“肥胖”的病因,加之对月饼生产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的出台,如此标本兼治,月饼的包装就可以向富有文化内涵的简约、精美品牌个性方向发展,以“苗条”的身段走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了。
| |
| 信息来源:四川工人日报讯 贺宏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