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海鲜火爆餐饮市场
|
吃羊肉串,喝扎啤,年年都是济南人夏季夜晚的“主旋律”。 今夏海鲜大排档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这么多家,食客们饱了口福,经营者却难免担心起来。经四路上一家名为“胶东小海鲜”的店于今年4月11日开业,当时经四路只有一家海鲜店,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月,就冒出了十几家海鲜大排档。据了解,一些大排档刚开业时日营业额能达到5000元左右,现在却不到2000元。 目前在济南市场上,海鲜大排档的货源主要来自两处:一是在胶东有亲戚、朋友提供便利,从烟台海边向济南发货;二是从济南海鲜市场进货。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货品新鲜,可以进到本地没有的品种,但易受“休渔期”影响;后者货源稳定,但你能进到的他也能进到,特色不明显。 永庆街上有一家胶东小海鲜,就是直接从烟台海边进货,很受食客欢迎,但刚开业就遇上海边连续下雨,渔船无法出海,货源受到影响。6月16日开始渤海进入“休渔期”,该店的货源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只好暂时休业。 从海鲜市场进货也不轻松。6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济南市海鲜市场,并没见到繁忙的交易场面,一问摊贩才知道,每天夜里12点货就从外地运到这里了,要想拿到数量不多的稀少品种,就要凌晨前来进货。零点到5、6点钟是交易的高峰期。 经五路上一家海鲜大排档的店主告诉记者,干这个看起来轻松,实际上也不好干。每天凌晨去进货,几乎要用一上午的时间清洗海货,中午开始营业,下午休息一会儿,晚上从5、6点钟一直营业到深夜。自己以前开的小饭店一直生意不旺,今年涉足这个行业主要看好三点:一是觉得济南的夏季长,从5月底到10月差不多半年,户外大排档的形式很适合平民消费;二是今年夏天有世界杯,顾客一边吃海鲜一边看球比较随意;三是海鲜能吸引大量的女性顾客。但是没想到自己看好的别人也看好,开业这些天来晚上很少有满座的情况。 据了解,由于今夏济南的海鲜大排档数量上得很快,一些店主在产品优势不强的情况下,开始使出打折、扎啤喝一送一等促销手段,冀望带动营业额的提高。 市场未饱和 进入需谨慎 一个没有吃海鲜“传统”的城市,一下子新开了百余家海鲜大排档,意欲开店者难免犯嘀咕:市场是不是已经饱和了?我现在再插进来一脚还能赚到钱吗? 济南市贸易服务局消费服务处的 记者在环山路也了解到,这里的几家大排档经营仍很火爆,晚上的翻台率能达到50%-100%。这从侧面说明,海鲜大排档集中的地段既存在相互竞争,又共同抬高了“人气”。 济南人开店喜欢一窝蜂,从王小二胡同炒鸡到海参专卖店,从蜂蜜大麻花到掉渣烧饼,不加控制的“近亲”繁殖和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使得它们往往只有几个月的寿命。海鲜大排档会像它们一样来得猛也去得快,还是像“串儿”一样成为济南人的“保留曲目”?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济南时报 / 记者 周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