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免费赠品怎成消费者的堵心丸
一壶茶,两碟腌制凉菜,几块口香糖,当您等候正餐上桌,窃喜能免费品尝餐馆赠品时,说不准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的健康。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近日披露,经过调查发现,餐厅免费赠送的茶水大多是“垃圾茶”,不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而且灰尘多,对身体很有害。
垃圾茶水、变味小菜、三无口香糖,往往是以“免费赠送”的面目出现,消费者即使发现质量有问题,也难以投诉,因为餐馆的理由“充分又有说服力”——免费赠品质量能好到哪里,想吃就吃,想喝就喝,不愿吃、不想喝,还可以倒掉。
据业内人士透露,餐馆所谓的免费赠送,完全是一种误读,其成本费用已经包含在了消费者支付的餐饮费用之中。退一步说,同样是免费赠品,普通商品的促销不允许赠送“三无”商品,餐馆提供的直接入口食物,更应该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
其实,消费者到餐馆消费,不仅仅是就餐,还应该包括相关的配套服务。餐前赠送“开胃菜”,餐后赠送口香糖,实际上是商家提升服务、体贴消费者、增加回头客的好事。但如果将一堆“垃圾”赠给消费者,就远远不是“爱吃不吃”那么简单,恐怕有悖于诚信原则。笔者认为,商家想要真正把顾客留住,除了要在饭菜质量、用餐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诚实守信地对待每一位顾客,即使是一杯茶、一碟菜、一块糖,尽管是免费赠品。用诚信烹饪,生意才会越来越火。(张虹)
温情背后的健康杀手
银川市西夏区怀远东路有家杭州菜小饭馆,平时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实在红火。顾客走进去,服务员笑脸相迎,上菜之前先倒点免费茶水,让人觉得这家饭馆服务周到,颇有人情味。打开茶壶,却令人目瞪口呆:茶壶里面沉淀着厚厚一层黄色污垢,茶叶颜色混浊,里面充满各种渣子。细问餐馆服务员,这是什么茶,泡了几天?他却笑而不答。
来到银川市东环综合批发市场,记者佯称买茶叶,很多茶庄老板立刻走上来拉生意。走进茶庄,打开封闭条件好的茶,茶香扑鼻而来,这些茶叶的价格一般每公斤在40元以上。记者说要买开饭馆用的免费茶,老板不动声色地把记者带到店外,指着露天敞口塑料袋里的茶叶说:“饭馆免费茶就拿这种花茶、绿茶,便宜而且耐泡。”茶庄的老板介绍说,很多饭馆的免费茶都到他这里批发,这些茶耐泡,颜色浓,一般一壶茶至少可以泡三次,茶商们介绍饭馆经常用的免费茶价格大多是每公斤10元左右。
仔细看来,这些所谓的“花茶”和“绿茶”和普通的花茶、绿茶有很大区别。一般的花茶、绿茶,细腻、干净,带有浓浓的茶香,而这些茶成分不一,里面混有多种秸秆、树叶等,并且成天放在户外,风吹日晒,落满灰尘,没有任何香味。
其实,一些小饭馆里的免费茶实属垃圾茶,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国家对茶叶的卫生质量有严格要求,比如茶叶的DDT和六六六两种农药的残留不能超标,铅和铜等重金属的含量也不能超标。垃圾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食用过量将会引发血液中毒、肝肾等脏器中毒,使这些器官的功能下降。
专业人士提醒说,辨别茶叶的好坏,首先要观察其色、香、味、形和茶底,茶汤透明、澄清,颜色鲜亮的为正规茶;“垃圾茶”里添加的香精入水后挥发得很快,用水一烫香味就没了。第二,“垃圾茶”匀整度差,多数还有细沫、叶梗和灰尘。第三,茶叶冲泡后,倒掉茶汤,看茶叶有无异味、色泽绿不绿。
一些餐馆的经营者千方百计招揽顾客,提供的“免费茶”看似人情味十足,实则无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消费者也应该留心身边的免费服务,为自己的健康多长一双眼睛。(本报记者 高莉 实习生 蔺莹芳)
餐巾纸:“狸猫换太子”
不知从何时起,一次性餐巾纸已与碗筷一样,成为都市人外出就餐必不可少的物品。到餐馆吃饭,几乎每位消费者都会让服务员拿来餐巾纸,用完餐,拿起餐巾纸就擦嘴。还有的消费者在吃饭前总要用餐巾纸擦餐具,认为这样很卫生。但恰恰相反,由于目前银川市很多中小饭店将卷筒卫生纸、皱纹纸当作餐巾纸使用,这些非餐用纸与餐巾纸卫生指标不同,不仅不卫生,长期使用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为保证一次性使用生活用纸的卫生安全,去年4月,自治区卫生厅在全国率先制订了《一次性使用生活用纸管理办法》,按用途将一次性使用生活用纸分为餐饮用纸即面巾纸、餐巾纸和非餐饮用纸即卷筒纸、皱纹卫生纸及特殊卫生用纸,并明确规定非餐用纸一律不得在餐桌上使用。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时至今日,银川市的一些中小饭店,尤其是个体饮食摊点、烧烤排档等为节省成本开支,却对《办法》置若罔闻,餐桌上仍摆放着卷筒卫生纸和皱纹卫生纸。在兴庆区民族南街一家酿皮店,记者见该店为消费者提供的是一种五颜六色的方块皱纹纸,询及这种花花绿绿的纸会不会不卫生,店主说:“应该没问题吧。再说了,这纸又不是吃的,在嘴上一揩就扔了,就是不卫生,也没多大关系。”在解放街一家拉面馆里,记者指着桌上的卷筒卫生纸问老板:“这纸不是餐巾纸,怎么能用来揩嘴呢?”老板回答,卫生纸很干净,一样可以代替餐巾纸。记者见到在此吃饭的顾客都很坦然地使用这种纸。在银川市东环批发市场,一家纸品批发店店主热情地向记者推荐各种皱纹纸或卫生卷筒纸,并告诉记者,很多餐馆都买这种纸,价钱低又实惠。
据介绍,餐巾纸一般要经过严格的消毒,要测真菌、绿脓杆菌等是否超标,而且国家严格规定绝不能用回收纸重复加工。卫生纸等非餐用纸用途非常广泛,大都利用回收纸加工而成,品质要求较餐巾纸要低一些。另外,餐巾纸需密封包装,隔离了空气,卫生才有保障。卷筒纸等非餐用纸拆开后如果存放不当的话,时间一长就容易滋生细菌。两者是绝对不能混用的。
薄薄餐巾纸,事关饮食安全大问题。虽然有《办法》存在,但由于监管部门疏于监管,店家又挑便宜的买,消费者的就餐安全大打折扣。(本报记者 张晓芳)
当“免费”遭遇收费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去外面餐馆就餐的经历。免费的茶水,免费的小菜,热情的服务,这些都会让你体会到在外面吃饭的方便和实惠。但是,随着餐饮业越来越快的发展,一些我们原来认为是实惠的“免费”正在悄悄变成收费的服务,而顾客往往被蒙在鼓里,等到结账时,才恍然大悟。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几年前的餐馆,除了饭菜和酒水之外,鲜有其他的收费项目。而现在,收费的地方无处不在,更让人不解的是,有时候在消费前服务员并不跟你说明。丁先生是吴忠人,日前来银川请朋友吃饭时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在银川市新华东街一家老字号的餐馆里,服务员给每位客人上了一套用透明塑料包装的消毒餐具,对于这样的做法,丁先生当时觉得很卫生,应该提倡。但让丁先生不理解的是,在给他们这套餐具时,服务员并没有说明还要另外收费,但在最后结账的时候,每套餐具收了一元钱。一元钱虽然不多,但丁先生觉得餐馆来了一个“先斩后奏”,做法有点霸道。从常理上说,使用消毒餐具,提供卫生的就餐环境是餐馆义不容辞的责任,餐具的消毒成本不应该强加到消费者的头上,退一步说,要收费你也应该提前和顾客说清楚,让顾客可以有选择。丁先生笑称,是不是以后连坐的椅子、吃饭用的桌子也要另外收费呢?
与消毒餐具一样,越来越多的餐馆开始给纸巾收费,而且价格高得离谱,一包薄薄的纸巾,一般都要收费一元甚至几元钱,而成本呢,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提供的是免费的纸巾,一般都是质量很差、且不卫生的卷纸。为了促销搞宣传,一些餐馆会在重大节庆日打出“酒水免费”的招牌吸引消费者,但往往这些免费都有着非常苛刻的条件,一般就是顾客必须在饭菜上有最低消费,才能享受酒水免费。
“免费”的项目越来越少,更重要的是,即使有“免费”,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交钱使用本该是免费的服务,商家赚钱了,是不是在数钱的同时,也该为消费者考虑一下?(本报记者 陈尚营)
相关链接
厦门发出倡议拒绝垃圾茶
消费者到厦门市各大餐馆用餐时,“免费茶”尽管放心喝。
这封“致厦门市餐饮行业及广大消费者的倡议书”称:近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厦门市各大新闻媒体等多家单位先后报道了有关“餐厅免费茶水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新闻后,引起了厦门市茶叶协会和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联合召开了研讨会。他们一致认为使用垃圾茶作为餐饮茶的行为与企业的诚信经营背道而驰,存在侵犯消费者合法利益的不当行为。国家相关部门对茶叶包括餐饮茶产品制定了严格质量标准和要求,但目前由于茶叶和餐饮市场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监督,且消费者对产品的辨别也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使得一些三无产品、甚至是无质量保证的餐饮用茶乘虚进入流通市场。
厦门市茶叶协会和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为此向厦门市餐饮行业企业及广大消费者提出倡议:购买饮用餐饮茶一定要选择有品牌、有实力的茶叶生产厂家的产品,这些企业在茶园基地管理、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品质保证以及农残重金属检测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控制,能够确保市民喝上健康放心茶,从而杜绝低劣的餐饮茶在市场上流通。
如果采茶人说明饭馆使用,店老板会毫不犹豫地指着袋子里十元一公斤的茶叶,询问你要买多少。本报记者杨云霞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