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酱卤类肉品质量抽查结果红黑榜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9日公布酱卤类肉制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红黑榜。 3种抽查产品质量较好进入红榜。北京市天福号食品厂250克盒装的酱肘子、成都伍田食品有限公司200克袋装的酱汁牦牛肉、济南南八珍实业发展有限公司300克袋装的香卤猪手。 4种抽查产品质量较差进入黑榜。合肥市黄晓弟驴巴制品厂生产日期为2005-01-16的250克袋装驴巴(驴肉)、天津市西青区天河食品厂生产日期为2004-12-05的400克袋装的水晶牛肉、重庆市江北区丰麒食品厂生产日期为2005-01-01的120克袋装香卤鸡翅、成都孔师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日期为2004-11-23的100克袋装的卤香火鸡翅。(完) 警惕颜色鲜亮的酱卤肉 新华网福州6月19日专电(记者 沈汝发)购买酱卤肉反而要注意警惕那些颜色格外鲜亮、卖相很好的酱卤肉。福建省中心检验所食品检验部专家介绍说,因为酱卤过的肉,应该是暗红色,颜色太过于鲜艳就应提防亚硝酸钠使用超标。 据专家介绍说,优质酱卤肉的肉质应新鲜,略带酱红色,具有光泽;肉质切面整齐平滑,结构紧密结实,有弹性,有油光;具有酱卤肉的风味,无异臭。外观为完好的自然块,洁净,新鲜润泽,呈肉制品应具有的自然色泽,无异物附着。 如果是有包装的酱卤肉制品,要看其外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如果是真空包装的,要看其真空度是否完好,如发现膨袋现象,说明已变质不可以食用。还要看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以防买到过期产品。 除了感官鉴别外,专家还建议到大商场购买品牌的酱卤肉。在大商场购买信誉度高,品牌好的产品质量也会有保证。而一些小的品牌甚至没有品牌的产品,很多是小作坊生产,可能还不止添加了食用色素,但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出来,而其致癌性可能不低于“苏丹红”。 另外,对添加了亚硝酸钠的酱卤肉制品,食用前要多加日晒。专家表示,亚硝酸钠产生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对日光较敏感,在紫外线下容易分解。另外,亚硝胺在酸性环境里也易分解,烹调时配些醋,可以减少亚硝胺的危害。 专家同时提醒,食用酱卤肉制品时还应注意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有利于削减亚硝胺的毒性。因为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酸钠与胺的结合,从而可避免形成强致癌物。(完) 选购酱卤肉四项注意 新华网北京6月19日专电(记者刘菊花)酱卤类肉制品主要有酱肘子、酱猪耳、酱猪蹄、酱肉、扒鸡、卤鸡翅、凤爪等产品。酱卤类肉制品是我国传统肉制品中的中高档产品,具有营养丰富、肉质细腻、鲜嫩爽口、携带方便、食用简单等特点。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选购酱卤肉要注意四个问题。 一是应注意选购带包装的肉类食品,因为包装完好的产品可避免流通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二是要选购大型企业、老字号企业、通过各种认证的获证企业生产的产品,因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安全有保证。三是要尽量选购近期生产的产品。肉制品虽有一定的保质期,但产品会逐渐氧化,新生产的产品口味最好。四是要选购弹性好的产品。弹性好通常会肉多,口味好。(完) 新华网福州6月19日专电(记者 沈汝发)在酱卤肉制品中加入少量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和增色剂,不但能防腐,还能使肉的色泽鲜艳。但专家提醒,亚硝酸钠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危害,甚至会致癌。 酱卤肉制品添加亚硝酸钠保鲜会致癌 据福建省中心检验所食品检验部工程师高宇介绍,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腌制肉食类食品。添加亚硝酸钠可以抑制肉毒芽孢杆菌,并且可以防止鲜肉在空气中被逐步氧化成灰褐色的变性肌红蛋白,而使肉制品保持鲜红色。但是亚硝盐类的添加会使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进入人体,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磷脂等有机物质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胺类反应会生成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会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高宇介绍说,由于亚硝酸钠对酱卤肉制品防腐有一些功效,所以我国目前规定它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对酱卤肉制品进行着色和防腐,但在用量和用法上有严格限制,即每公斤最多只能使用0.15克。 但目前有不少唯利是图者为了追求酱卤肉制品的色香味和保存期限,任意增加亚硝酸钠的用量,生产的酱卤肉对消费者的健康具有程度不同的潜在危害。高宇对此很担忧,“添加亚硝酸钠会产生致癌物质,是一种致癌物质的前身,如果长期积累,会潜移默化的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据了解,亚硝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普遍应用于香肠、火腿肠、腊肠、午餐肉、鱼肉罐头等肉类制品。亚硝酸钠分为化工产品和食品添加剂两种,其中,工业用亚硝酸钠被严禁在食品中使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