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生存发展的基础
在30年的发展进程中,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自1991年以来,全国餐饮业零售额每年增幅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5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实现8886.8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年净增1331亿元。2006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突破了1万亿元大关,达到10345.5亿元、同比增长了16.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5.8%,比GDP增速高出5.7个百分点。
经历30年的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中国餐饮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模式连锁化和行业发展产业化的新阶段。目前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涌现出一批品牌连锁经营集团企业,既有老字号品牌,也有更多的新品牌企业,为行业发展起到骨干示范作用,我国餐饮业的发展势头持续强劲,发展前景更加看好。
餐饮业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主要特点为:
1.餐饮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餐饮业在改革开放30年发展过程中,年营业额实现了百亿元、千亿元、万亿元的历史跨越,与改革开放前夕相比,餐饮业年营业额规模增加1万亿元以上,经营网点增加了400多万个,从业人员增加了近2千万。其中“九五”期间,全社会餐饮业营业额年均增长19.5%;“十五”期间营业额年均增长16.8%。同时,我国人均年餐饮支出额已经达到800元,居民餐饮消费能力不断增强。
2.社会投入持续增加,投资主体更趋多元化
餐饮业作为开放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社会对餐饮业的投入不断增强,个体、私营、三资企业比例继续增加,网点持续增多;一批老字号企业得到积极的保护和发展,凭借着较好的信誉、技术和文化优势在各地发挥着品牌示范的作用。随着餐饮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行业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我国餐饮业网点中,国有经济比重越来越少,以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的比例已占到95%以上,位居了行业的主体。
3.大众化消费成为市场主体,个性化和细分化趋势增强
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餐饮需求不断增强,我国餐饮业的经营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经营重心面向家庭、个人和工薪阶层消费为主,满足了日益提高的大众化市场需求,开拓和延伸了企业经营领域空间;市场不断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个性化、选择性和理性化消费特点日趋明显;各地的外卖、快餐、送餐、小吃、家常菜和半成品加工、超市食品的市场越来越大,以家庭私人消费为主的节假日市场更趋红火,健康美食和绿色餐饮已成为重要趋向,市场消费向价格、品位、氛围、服务和品牌文化等综合型方向转变,人们追求健康营养和环境服务的个性消费成为新时尚。同时,广大企业菜品、菜系的借鉴交融的势头更加明显,经营特色更加突出,开发创新的力度加大,形成了餐饮市场多元化和细分化的发展局面。
4.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行业地位得到明显加强
餐饮业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对拉动消费、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生活的作用不断提高;同时,餐饮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与种植业、养殖业、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安排就业、弘扬地方饮食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餐饮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和安排就业的重要渠道;海外餐饮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各大品牌应有尽有,丰富了我国餐饮市场,同时也对国内企业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推动了我国餐饮品牌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外合资、兼并重组、海外融资与上市的势头增强。餐饮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影响加大,各地政府对餐饮业发展更加重视,很多地方将发展餐饮业列入政府议事日程,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全局着眼对餐饮业的发展给以高度重视,将发展餐饮业和振兴地方菜作为主管市长和省长的重点项目,政策配套,措施有力,部门支持,相关行业支持,为促进餐饮业的产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5.行业发展水平继续提升,现代餐饮发展步伐加快
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我国餐饮业品牌竞争和质量型经营的局面已经形成,行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科技手段运用更加突出,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受到重视,集中配餐配送应用广泛,教育培训水平和人员素质提高,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加强,新的营销举措普遍推行,品牌文化含量日趋提升等,发展的基础条件越来越好,标准化、工厂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由传统餐饮向现代餐饮的发展步伐加快。
6.海外中餐业快速发展,影响范围深入广泛
改革开放30年间,中餐在海外遍地开花。据美国餐馆协会的报告,美国共有中餐馆2.8万家左右,年营业额近300亿美元,约占美国餐饮业网点与营业额的3.4%和8.5%,且大多集中在中国城和华人区。在美国中餐界比较有名的企业就是熊猫集团,已在美国各地成功地开设了800家中式快餐连锁店,成为美国中餐的重要代表。由于供应方式、就餐环境都与西方快餐相仿,再加上八菜、三汤、二主食,品种较西式快餐丰富,口味独特,价格低廉,因此深受当地主妇、工薪阶层的欢迎。欧洲国家的中餐业发展,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则达到了高潮,中餐业成了大多数华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地居民也对充满神秘感的中餐投入了很大的热情,纷纷以品尝中餐为乐,进一步推动了中餐业的迅猛发展。
来源:国际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