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沉寂多年老字号"九园包子"重出江湖
日期:2015年06月01日    来源:重庆晨报    分享:

  沉寂了10多年的老字号名小吃九园包子重新开店迎客,昨日,刚试营业第一天,就有不少老重庆自己问路赶到九园店,点名要吃包子。
 
  老市民流传
 
  九园包子烫背
 
  昨日上午10点,身着藏蓝色棉布衣服、剪着梭梭头的一位婆婆来到上清寺刚开业的九园店,小心翼翼的询问服务员,是不是以前在小什字的九园包子。
 
  当得到答复是时,王婆婆从手中裹了几圈的红色无纺布袋里摸出6元钱,她要买两个酱肉包子。这位婆婆名叫王喜珍,今年62岁,从江北石马河赶来,记者问王婆婆为什么这么远跑来买两个包子时,王婆婆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她年轻的时候,家住小什字九园包子店的背后,听说有个人买了九园包子,吃的时候,包着猪油白糖的包子馅流了出来,烫了手,这个人赶紧添手上的馅,结果包子越举越高,最后,包子馅流到了背上。
 
  王婆婆说,这个故事重庆人几乎都晓得,人们怀念九园包子味道好,货真价实。
 
  消失十多年
 
  九园重新开张
 
  据渝中区商业发展公司营运部部长康长荣介绍,九园包子开店时间距今已经有80年历史了。1931年,从内江苏泽九来渝在较场口开了一家餐馆,卖包子和银耳汤、芝麻糊、肉汤。因他做的包子又圆又香,每天吃包子都排队,人们叫他九园包子。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拆迁,九园包子店也三换其址,不久,九园包子就淡出了市场。
 
  新开业的九园店位于上清寺渝中大厦临街,经理兼厨师长龚志国,就是九园的核心传人,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九园做包子,师从当时的九园传人蔡雄。
 
  记者见到,店内所有包子及调料都是开敞式制作,光是包子就有7个师傅,他们全是龚志国的徒弟,每个徒弟负责一道工序,总体配方,还是掌握在师傅手里。龚志国称,包子的味道,还是当年原汁原味的九园包子。
 
  靠独门绝技
 
  恢复九园辉煌
 
  消失了10多年的九园包子如何突围并恢复当年的辉煌?对此,龚志国信心十足,他说,天津狗不理都可以做成老字号,九园也行。
 
  他的信心一方面来自老重庆人的怀旧,一方面来自九园包子的独门绝技。
 
  龚志国称,九园包子与其他普通包子的做法完全不同,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技。因此,九园包子吃起来皮香糯松软化渣,馅料味道香浓。
 
  以其最有名的酱肉包子为例,选用最好的猪前夹肉,洗干净后,用刀把瘦肉和肥肉剥离下来,然后将瘦肉和肥肉切成3厘米左右的小块,然后再锅里炒制20分钟,加入酱料等,炒好后,再人工剁成0.5厘米大小颗粒的肉,包子里的馅要三分肥肉,七分瘦肉,再回锅炒和加料。蒸包子的时间差不多11分钟左右。
 
  将制定标准
 
  暂时不开分店
 
  记者昨日见到,新开张的九园店约400平方米,厨师们都戴着时尚的橄榄球帽子。龚志国介绍,新开张的九园包子店目前只有酱肉、素菜和小笼汤包三种,当年有名的猪油白糖包、金钩火腿包等传统馅料包子暂时还没有,但很快就会有卖。
 
  渝商发公司营运部部长康长荣表示,九园重新开张,目前还处于市场摸索阶段,以前的老口味还没有全部恢复,正式开业后,还要制定产品和配方标准,不过,在馅料的比例搭配上,将更讲求营养,比如猪油白糖包,猪肉和白糖不会太多。因此,暂时没有开分店的计划。

    相关>
    
    打造老字号系列,小洞天明年复出

    随着九园包子的开张,老字号品牌已有4家开始重新面市,他们是吴抄手、丘二馆、小滨楼和九园。
    
    据了解,重庆渝商发公司拥有我市80%-90%左右的老字号品牌,其中,名小吃及餐饮店就有丘二馆、小洞天、小滨楼、九园、吴抄手、蓉村等17个品牌,随着城市的拆迁,这些名小吃开始逐渐消失。
    
    渝商发营运部负责人康长荣介绍,渝商发将在新的5年计划中,逐步恢复有条件的老字号面市。
    
    接下来,渝商发正在找场地,下一个重新开张的将是中华老字号小洞天。
    
    渝商发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小洞天在我市已有三家贴牌店。贴牌时间到期后,小洞天将收回贴牌,全部实行直营。据了解,为了培养人才,现在渝商发已经开始全面停止旗下品牌老字号的加盟。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