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御膳入选非遗 仿膳喜迎86周年店庆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左一)参观仿膳清廷御膳席
仿膳饭庄员工自排自演的微型话剧《仿膳传奇》
北京9月15日,在欣赏皇家园林美景的同时品尝精致的宫廷美食,这种“皇族待遇”恐怕只有在仿膳饭庄才能体验到。日前,“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该店86周年店庆献上最厚重的大礼。
仿膳饭庄坐落在北海公园琼岛漪澜堂、道宁斋等一组古建筑群中,至今已走过86年的风雨历程。1925年,原在紫禁城御膳房当差的御厨赵仁斋、孙绍然、王玉山等人,在北海公园北岸创办了“仿膳”茶社,专门仿照御膳房制作方法,制作菜肴及面点小吃。1956年,仿膳茶社由私营改为国营,更名为“仿膳饭庄”,于1959年由公园北岸迁至琼岛漪澜堂。饭庄从全国各地请回了当年在御膳房掌厨的老师傅,挖掘整理御膳菜肴,带徒弟传授御膳技艺。
在86年的经营中,仿膳饭庄始终保持了宫廷风味的特色,通过不断挖掘和整理,共推出清廷御膳菜肴约800余种,其中以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内首家推出的“满汉全席”最为著名。满汉全席选用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等名贵原材料,采用满族的烧烤与汉族的炖焖煮等技法,可谓汇南北风味之精萃,蔚为大观。完整的满汉全席需四至六餐用完。为满足宾客的需要,仿膳饭庄推出了“满汉全席精选菜单”,使宾客吃一餐就可领略满汉全席的精美特色。
与此同时,仿膳饭庄还摈弃了食珍猎奇的陋习,更加注重选料的营养,并先后整理出版了《中国满汉全席菜谱》、《清廷御膳》等4部书籍。2011年,“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