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老北京小吃还是要去老字号
日期:2015年06月01日    来源:魔山网    分享:

    除却京城林林总总的以家族姓命名的小吃店,南来顺、护国寺、仿膳三家老字号小吃店仍是很多老北京人吃小吃的首选,手艺传统,选择丰富。

    南来顺饭庄
   
    陈连生曾任职三十多年的南来顺饭庄开创于1937年,是京城最为著名的小吃老字号之一,掌柜石昆生本是卖爆肚的,人称“爆肚石”。
   
    他最初在天桥公平市场开了家小饭店,起名“南来顺”,开始只有三间门脸、十来个人,出售十几样小吃和家常菜肴。这些小吃制作不传外人,很难仿造,渐渐创出了牌子。
   
    此后,南来顺便以爆、烤、涮羊肉以及爆肚闻名于京城,更有身怀绝技的小吃名家“羊头马”、“切糕米”、“焦圈王”以及“馅饼周”等人经营北京风味小吃上百种,享有“京城小吃第一家”的美誉,于是也便有“北京小吃在宣武,宣武小吃在南来顺”的说法。
   
    小吃中首推豆汁,最具北京特色。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当一碗热豆汁端到我面前,我眼睛亮了,我可有四十多年没喝到这玩意啦,我连喝三碗,不好意思再喝下去。”

    护国寺小吃
   
    说起护国寺小吃店,还得从老北京的护国寺庙会说起。据史料记载,护国寺始建于元代,旧时,每月阴历初八有庙市,汇集了京城有名的绝活小吃摊商。
   
    据老辈人回忆,护国寺庙以前最招人的是小吃摊。摊主们支个布棚,亮出字号,摆上条案、长凳,庙里一停,边安炉边坐锅,锅旁摆上调料罐、碗筷,这就拉开阵势准备开卖:“豆面糕来,要糖钱!”“滚糖的驴打滚啦”??
   
    1956年,政府将当年在护国寺庙会出名的十多位摊商组织起来,在紧邻护国寺的93号现地址开办了护国寺清真小吃店后,护国寺小吃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发展。小吃店品种很全,价格平民。
   
    虽说店家环境一般,一到饭点人就满满的,但正是身处这样的地方,看许多爷爷奶奶喝着豆汁,吃着焦圈,才明白原来吃传承下来的美食才最幸福。

    仿膳
   
    北海公园东门内的仿膳饭庄于1925年开业,一组古建筑群端庄古朴。仿膳就是仿照“御膳房”的做法来制作各种菜点,选料精美,制作精细。
   
    尤以四大宫廷小吃出名,如肉末烧饼、芸豆卷、豌豆黄、小窝头等,豌豆黄甜中带香,细腻可口,绝不似大街上的甜得腻人。这些宫廷点心,还曾获商业部系统优质产品金鼎奖。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