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义利”首开连锁店

已有百年历史的京城老字号义利食品第一家门店昨天在西城区福长街开张。
中华百年老字号与连锁店这一现代商业业态嫁接在一起,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有稻香村的成功经验在先,本市食品行业的另一老名牌义利也开始试水。昨天,在西城区福长街,义利食品第一家连锁店开业。
站在马路上望过去,“义利食品”的红色招牌格外醒目。上午10时许,新店一开张,附近近百位居民便蜂拥而入。正对着大门的是两溜40来个玻璃罐,里面装着各色糖果。酸三色、大喜日子酥、龙虾酥……全是19块钱一斤。熟悉的名字,熟悉的包装,老北京人见了它们,怎不倍感亲切?“酸三色糖,称两斤。”家住福长街68号院的刘长胜大爷说,这糖他小时候就爱吃,后来闺女儿子也喜欢,“有几年没吃过了——不知道在哪儿能买到。”
除了糖果,义利食品连锁店里还有中式糕点、西式蛋糕、面包、手工巧克力等,品种齐全。“老顾客们心里的念想,在这个店里都能找到。”义利食品公司总经理李奇说。记者注意到,店里还开设了冷食柜台,6块钱一斤的四喜丸子,31.5元一斤的米粉肉,还有各色酱菜,都挺有人缘儿。开业不到十分钟,门口的两个收银台前就都排起了十来人的队伍。开业当天办会员卡可以打8.5折,很快,办卡柜台前又排起了一条长龙。截至下午4时记者发稿时止,福长街店开业首日营业额超过4万元。对这一表现,李奇表示满意。
“以前义利食品主要在超市卖,开了连锁店,超市的渠道仍然存在。”李奇称,开连锁店,主要是考虑到义利的产品很多,但超市摊位有限,不可能有太大的面积把所有产品都摆上。而连锁店可以让义利的所有产品都能有释放的渠道,同时更好地针对自己的产品特色开展营销。据悉,今年义利打算开5到10家连锁店,3年内店面总数要达到50家。除了自营店外,义利还打算吸收加盟店,目前已有40多个店等候加盟。“我们会把所有的经营流程、管理规章标准化、系统化之后,再发展加盟店,把形象树起来,把品牌保护好。”李奇说。
记者还了解到,义利食品也将根据时代的发展及人们口味的变化引入新的、时尚的元素。“西点和面包品种会不断丰富,还考虑在店里设DIY体验区,让顾客现场参观甚至参与糖果的手工制作。”
相关新闻
西城失业者免费学北京小吃手艺
年龄偏大、学历不高,怎么去学一门可以自食其力的技能?西城区职业技术学校针对失业者的客观情况,专门向他们免费开设了老北京传统小吃制作课。
大竹蒸笼呼哧呼哧冒着热气,拨开这缭绕的蒸气,只见锅炉灶台擦洗得锃亮,盆勺碗筷一溜儿摆放整齐,一幅幅图文并茂的饮食文化解读画挂在洁白的墙上,一群40多岁模样的中年人,正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生动的讲解,目不转睛盯着老师娴熟的操作……这是昨天,西城区职业技术学校老北京传统小吃制作课上的一幕。
“刚才准备好了褡裢火烧所需要的原料,现在先做馅:肉馅一次性注入水3.5两,打水时先放姜,最后放葱,也可放花椒水,这些调味料都有去腥作用。把馅儿放在面的中间,留出点边儿,然后折三折……”站在灶台旁,一边做着动作示范一边讲解的杜振扬老师,家里几代人都做北京小吃,手艺精湛,擅长做螺丝转、片酥火烧、杏仁豆腐、炸酥盒子等百余种小吃。“这些老手艺记载着老北京的历史,不能丢。他们想学,我也爱教,一拍即合。”
到6月底,来老北京特色小吃课学习的已达三百多人次。他们中的很多人已掌握了几十种小吃做法。学员卢大姐现在已经学到了60种小吃的制作方法了,她最拿手的就是做绿豆糕、驴打滚和艾窝窝等几样。“学会了后,我常在家里做,有时还教亲戚、朋友做,以后打算自己开个小吃摊。”卢大姐说得底气十足。
“给失业人员的所有技能培训都是免费的,所以我们每增加一个新的培训项目,首先要考虑的是能否受失业人员欢迎,把提高失业人员就业能力放在第一位。”西城职业技术学校负责人刘伟介绍说,接下来,经过市场需求调查,学校还将陆续开设中医按摩等课程,为待业求职者“充足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