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小吃标准化:拓市场还须留“味道”
日期:2015年06月01日    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

  最近,占地13亩、一期总投资2500万元的无锡“王兴记”生产配供中心正式开工建设。此前,另外两家无锡小吃三凤桥、穆桂英美食的生产配供中心均已投产。无锡小吃的三家龙头企业都建生产配供中心,标志着无锡小吃迈上了标准化步伐。

  应对竞争,传统小吃祭起“标准化”法宝

  传统小吃讲究的就是个性与特色,为何要搞“标准化”?做大规模是主因。无锡“王兴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强说,“王兴记”目前在无锡有11家连锁企业,五年内要发展到三四十家,没有标准化规模化,满足不了需求。“手工生产随意性大,张师傅跟李师傅就不一样,头道汤跟二道汤就不一样,同一个师傅情绪好跟情绪不好也不一样,肯德基等洋快餐之所以能够在满世界布点,就得益于它的标准化生产。”

  人力资本提升,人变得“更贵了”,也是老字号纷纷标准化的重要原因。无锡小笼的特点是皮薄,对擀皮师傅的技术要求高,“传统小吃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师傅年薪都要七八万元,去年以来员工平均工资增加了20%多,不搞机械化生产,成本吃不消”。无锡穆桂英美食城负责人告诉记者,馅料、八宝饭、粽子等流程实现流水线生产后,仅馅料一项,制作人员就减少了三分之二,成本降低近20%。

  “传统小吃也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传统小吃的标准化,有利于优化和固化小吃的生产原料、程序和质量,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省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学荣说,传统小吃成于“小”,也受制于“小”,面品质不齐,质量不一。“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了,要求也高了,国家对餐饮行业的质量卫生方面的要求也严了,再像过去那样高油高糖高盐,再像过去那样满头大汗边干边卖,怎么行?”有鉴于此,北京详细规范了300种小吃的标准,比如烧饼,必须直径6厘米、厚1厘米,用刀切开后层数不少于30层。扬州富春包子、扬州炒饭和南京“秦淮八艳”小吃、福建沙县小吃等一大批传统小吃,也在纷纷实施“标准化战略”,意图在规模化中拓展市场。

  “风味基因遗失”:标准化面临的难题

  “小吃小吃,吃的就是手工化、个性化那点味道,搞流水线生产,那吃个什么劲儿?”江南大学一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小吃的魅力在于个性而不在于标准,"爆肚冯"之所以是"爆肚冯",而不是"爆肚张",就在于它的特色与个性,一旦被标准后,还是"爆肚冯"吗?”

  据了解,为解决没人愿意干揉面苦力活的问题,无锡穆桂英集团曾专门购置了揉面的机器,结果虽然减少了劳动力,但制作出来的糕团没有嚼劲,客人不买账,最后不得不继续沿用手工揉面。正因为机器代替不了人工,一些小吃企业的“标准化”实际上是“两条腿的标准化”:来店堂吃的用人工化制作,而做成产品送往超市等卖场的,则用机械化生产。因此,在店堂吃和从超市买了吃,口感就不一样。

  薛强说,像面条等小吃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小笼”等小吃的标准化生产却还有很多难题,比如小笼的一大特点是皮薄,但机械制作的往往达不到要求,速冻后容易开裂。除此之外,传统小吃的工艺复杂、独特,有的工艺,即便想标准化,也找不到这样的机械。因此,食品机械制造工业如何跟上“小吃”标准化要求,成为现实问题。据了解,为化解技术难题,有关企业正与江南大学等高校联合攻关。

  长期从事烹饪食品研究的无锡商院旅游管理学院老师朱国兴说,标准化其实有两个含义,一是品质和质量的标准化,二是生产程序的标准化。前一个标准化当然有利于消费者,后一个标准化也不是所有环节都标准化,所有企业都标准化。“在目前情况下,既要拓展市场,又要保住风味,一方面要加大技术攻关,提高食品机械工业的水平,让机械化生产也能做出传统的风味;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适合机械化的就机械化,不适合的还是要用传统工艺,不能为了标准化而降低了品质,流失了口味。”

  传统小吃:应个性化、标准化“两条腿走路”

  有数据表明,南京有各种特色小吃上千种。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南京经营秦淮小吃的餐饮企业一度四分之一亏损,二分之一经营惨淡。传统小吃要适应现代商业市场,必须探求新路。

  南京市夫子庙小吃协会会长王德庆认为,传统小吃要搞标准化,但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工艺的标准化、流水线化,而更应该理解为品质的标准化,风味的标准化,小吃文化的标准化。他说,小吃标准化之路势在必行,但老字号小吃应在标准化与手工共融中寻找生存的更大空间。他认为,随着人工成本日渐高涨,今后,人才是最大的成本,在不久的未来,要想吃到真正纯手工的小吃,将不得不支付更高的成本。“就像现在你买一块机械化生产的手表,并不贵;但你要买一块纯手工生产的瑞士手表,价格高昂。传统小吃也是一个道理。”

  专家们为此建议,对那些有志于规模化、连锁化经营的小吃名店来说,千万不能为了标准化而丢失了个性化,而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推进规模化、连锁化生产,推动产品进超市、进家庭;另一方面经营好个性化手工作坊,将小吃店打造为一个富有传统特色和文化气息的“小吃博物馆”,供有雅兴、有条件的食客前来品尝。

  “韩国奥运会后,韩国泡菜一炮走红,名扬天下,南京很快就要开青奥会,南京小吃能不能借青奥会名扬世界,在标准化中保持个性化,还有很多文章要做”。王德庆说。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