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手握发明专利 为何难告山寨茴饼
日期:2015年06月01日    来源:长沙晚报    分享:

  连日来,浏阳老字号“德胜斋”食品厂厂长杨裔春穿梭于各大超市,做起追捕侵权疑犯的“侦探”。与此同时,由他提笔疾书的《浏阳蜂蜜茴饼专利维权援助申请》,也摆上中国(长沙)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案头。这是该中心成立以来,收到的首份老字号企业专利维权申请。

  多家企业上马蜂蜜茴饼

  浏阳五大传统特产中,浏阳茴饼占一席之地,其中又以蜂蜜茴饼最俏销。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传统糕点行业的“小红人”,出自浏阳老字号企业“德胜斋”,且拥有响当当的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杨裔春是“德胜斋”的第四代传人。他告诉记者,获发明专利授权后,企业初尝甜头,很快就变为苦涩。

  在专利维权援助申请书上,杨裔春这样陈述:2008年底,“德胜斋”蜂蜜茴饼市场销售量为150万元,是200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前的两倍。然而2009年开始,企业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拓展省外市场,却遇浏阳地区多家食品企业蜂拥上马蜂蜜茴饼,致使该产品发明专利拥有者“德胜斋”市场受到抢占。

  状告4家仅1家能被执法

  寻遍长沙各大超市,杨裔春找出了4家销售“蜂蜜茴饼”的厂家,他将一份经查实的侵权嫌疑人清单交给专利执法机构。

  据长沙市知识产权局负责人介绍,经调查取证,“德胜斋”申请的4个被请求人中,目前查实确定有假冒蜂蜜茴饼专利行为的,仅浏阳市大围山锦寿堂蜂场一家。尽管这家企业辩称于2005年曾申请专利,执法人员经专利查询,却发现其专利申请并未获得通过及授权,公然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识,属于假冒专利的违法行为,并据此依法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其他厂家虽使用“蜂蜜茴饼”名称,因未触及假冒专利的雷区,而不在被执法之列。

  专利保护并非刀枪不入

  “蜂蜜茴饼由我发明,而且已获专利授权,可还是得不到有效保护”,杨裔春对记者抱怨“想不通”。其实,抱有他这种想法的发明人不在少数。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彭民安告诉记者,专利保护并非有“刀枪不入”的神功,像蜂蜜茴饼等大众产品,确保市场竞争优势,采取专利保护与商标保护双管齐下才是上策。

  在浏阳蜂蜜茴饼侵权案中,该发明专利受保护的是其制造方法而非“蜂蜜茴饼”这种产品名称,发明人所公开的专利产品制造方法容易为跟进者模仿,却不易据此对模仿者的食品配方进行检测以获得维权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同时启动商标保护,才能既充分利用专利权保护企业核心技术,同时培育出有市场号召力的企业品牌。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