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火锅:袖珍挑战大店
去年成为重庆火锅的“规模扩张年”,今年可能走向另一个方向——以“小”见长
一年前,火锅行业还是以规模型取胜,行业的主流以单店创规模占据上风,但现在一种被称为袖珍型的品牌火锅在市场上一路狂奔,发展非常迅猛,而且普通消费者极易接受,大有盖过规模型火锅的架式。这是重庆火锅今年发展的一个新动向。
现象值得关注 去年,人们有鉴于成都火锅的规模型发展势头,在重庆火锅行业中普遍接受了一种发展模式:单店要上规模。一时间,火锅企业的店堂都在变大,动辄七八百平米,甚至上千,有的达到了
趋势日益明显 袖珍型品牌火锅的特点也比较鲜明。比如它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多数在300—400 平方米,属于小而精的那种;更容易做活,因为现在重庆火锅发展太快,它在重庆的布局已经非常密集,大店很容易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但袖珍型火锅会有生存土壤,关键是它的经营压力比大店小得多。 同时,重庆火锅的发展已经变得非常成熟,品牌竞争已非常充分,消费者的选择性已非常大,因而他们在选择时需要有品牌、有档次、有口味的火锅,所以具有品牌性和档次性的袖珍火锅正好适应他们的要求,一方面不会落伍于大店的档次和就餐环境,另一方面又比3拖1的路边店有竞争力。正因为袖珍型品牌火锅综合具有了前几项特点,导致了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它可以以小而精的身躯灵活进入社区,进入上班区,网住更多的消费者,这导致了它扩张迅速的特点。 从理论上说,不管你是规模型的大店还是袖珍型的小店,只要能够获得顾客的认可,就能够得到发展,得到扩张,但现在从重庆的发展看,袖珍型品牌火锅将具有后来居上的优势,它的发展将更让人瞩目,因为重庆的火锅市场已是店满为患了。 如果说去年是“规模扩张年”,那么今年或明年会不会出现袖珍型品牌火锅的时代呢?这值得关注。
切忌一拥而上 去年,重庆火锅行业多少有些“摊大”之风,是不是哪个企业都往“大”字上做文章,开的店要大,要上规模。说来又凑巧,重庆火锅店本来就多得不得了,哪个旮旯没有火锅店呢?后又生出那么多堂子大得不得了的规模型火锅店,消费者哪里消化得了呢? 去年,也是一个火锅店的倒闭年,有多少火锅店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每天报纸上有多少出租的店堂都是火锅店。不过,这之中又是没有品牌的店堂最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品牌火锅生命更强。 但只要是品牌火锅,大家都是在从“大”上做文章,恰恰没有做“小”的文章,从现在的情况看,“小”的文章也很有做头,而且做起来还没有那么吃力,其文章的“内涵”也很丰富,大家不妨去多挖掘。但切忌一阵风似的蜂拥而上。
(摘自《餐饮世界》杂志 文/唐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