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重庆火锅新潮涌动
口味由浓烈趋清淡
重辛辣、讲刺激的重庆火锅,在经历了老灶、新派向现代的变迁后,口味变为麻、辣、鲜、香、嫩、醇六味俱全,讲求味型清淡、回味绵长,口味的变迁也影响着重庆火锅的经营。 重庆老火锅在2000年前后达到鼎盛,较有代表性的是临江门老火锅。这种“土头土脑”的火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原始粗糙,味道浓烈,有很香的牛油火锅味。为了突出老火锅这种味重麻辣、吃得过瘾的特性,汤料调得鲜红欲滴,辣椒飘满整个锅面,厚厚一层黄白色的牛油,沸腾后化作扑鼻香气,勾引你的食欲。 不过,味过于浓厚、太辛辣的火锅让一些食客的肠胃受不了,一些急性食客将未烫熟的菜品吃下,身体受不了;还有一些食客身体欠佳,如脾胃虚寒、肾阳衰败、肠寒滑泄、感冒等因吃火锅会产生不适状况,就需要降低火锅的麻辣味,于是诞生了新派火锅。在继承了传统火锅口味麻辣鲜香的基础上,减少了辣椒和花椒用量,但牛油等并未减少,同样加上了火锅老油,味依然浑厚,但在口味的复合性上下功夫不多。 以孔亮、家福、齐齐、乡水源火锅为代表的现代火锅,更讲究全面发展,虽然菜品还是那些,也承接了传统火锅的特点,但突出的特点是致力于新口味、新技术的开发,麻、辣、鲜、香、嫩、醇六味俱全,更讲究综合性、复合口味,求鲜而有回甜,不特别突出麻辣,但又不失麻辣味,似麻不麻,似辣不辣,讲究回味绵长,食客吃不出特别的麻辣味,但又确实吃了一回火锅。单店规模从贪大到求小
一年前,重庆火锅行业还是以规模型取胜,一些火锅企业动辄打造旗舰店、豪华店、样板店,“贪大”之风盛行。但现在出现了一个新动向,火锅店走上了小而精致、向社区扩展之路。 小而精致、有自己特色的品牌火锅虽然规模不大,却效益见长,消费者普遍接受。如重庆君之薇推出的和喜火锅品牌,店规模在400平米左右,装修有档次,价格较适中,自诞生以来,迎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半年不到就发展了近40家店。店仅400平米的重庆家福火锅,生意的火爆程度完全超过一些大店,每天中午都要翻台,炎热的天气里也照样顾客排队,其今年的扩张速度更快,仅在重庆主城区就发展了35家店。还有秦妈推出的第二品牌美食美客火锅也如此。这与一些上了规模的大火锅店冷清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理论上说,无论规模型的大店还是小规模的店,只要能获得顾客的认可,就能够得到发展,得到扩张,但现在从重庆的发展看,小规模品牌火锅将具有后来居上的优势,因为在重庆已经是火锅店多过小面馆了,同时重庆火锅的发展已经变得非常成熟,品牌竞争已非常充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已非常大,因而他们在选择时需要有品牌、有档次、有口味的火锅,具有品牌性和档次性的这些小规模火锅正好适应他们的要求。小而精致可以灵活地进入社区,进入上班区,网住更多的消费者,最终导致了扩张迅速的趋势。水煮耗儿鱼与火锅争市场
入冬以来,本应是火锅大行其道的重庆餐饮市场,水煮耗儿鱼这道江湖名菜却异常火爆,居然与传统百年火锅争起了高下。 耗儿鱼属于非常典型的底栖性和群游性的鱼类,其学名叫老鼠鱼,为鲶目甲鲶属的鱼类,目前已发现约有150种,其中许多分类与名称混淆不清。 水煮耗儿鱼风味独特,味道地道,端上来就是红艳艳的一锅,就像冷锅鱼一样,可以说实际就是火锅的一道派生菜,但因为它更专业,只吃一道菜,而且把菜品的细嫩特点彰显表露无疑,吃起来特别化渣,因而很吊人胃口。同时它又有火锅的特点,比如都是一锅清,放的各种佐料也和火锅差不多,麻辣过瘾,吃了不够还可以开火再烫其他菜品。很多人这几年火锅吃腻了,想换点口味,吃点新花样,所以特别钟情耗儿鱼。 水煮耗儿鱼以嫩为先,麻辣齐全,味道鲜美,其价格便宜,一般人均消费在20元左右,比火锅还低。现在,随着人们吃耗儿鱼的兴致日渐升温,耗儿鱼的种类也增多了,现在有干烧耗儿鱼、泡椒耗儿鱼、尖椒耗儿鱼、鼔香耗儿鱼、红烧耗儿鱼等,价格也不贵,如泡椒耗儿鱼人均价格为25元,干烧耗儿鱼也为25元。 口味相仿、特色鲜明,尤其是价格便宜,兴起的耗儿鱼对传统的重庆火锅形成了一定冲击。目前,耗儿鱼在重庆几乎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在慈器口、西南医院、北碚、金岛花园等地都有了耗儿鱼店,而且处处都是排队等吃。(摘自《火锅天地》第九期 作者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