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郭沫若一往情深的清真菜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

    郭沫若对清真菜一往情深。现在,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清真“老字号”——北京鸿宾楼饭庄,经过精心装裱的郭沫若诗作,仍悬挂在客厅里,就连饭庄门前的牌匾,也是出自郭沫若之手。
    清真菜按照伊斯兰教教规,饮食禁忌严格,选料严谨,工艺精细,卫生洁净,注重营养,菜式多样。在唐代初期,不少阿拉伯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和“香水之路”来到中国,带来了本国的物产,也带来了穆斯林独特的饮食习俗和饮食禁忌。从此,清真菜在我国迅速发展,也受到非穆斯林的广泛欢迎。
    郭沫若在抗战时期,曾住在重庆天官府4号,团结进步文化人士进行抗日救亡运动。每当有客人需要招待时,他便穿过街道,来到对面的天官府11号用餐。这里是一对回族夫妻开的饭馆,虽然设施比较简陋,但制作的清真菜很是地道。再加上店主仁义,价格公道,甚至允许赊欠,买卖很是兴隆。
    一家顾客盈门的饭馆,竟然没有一个招牌——有店无名。郭沫若发现之后,便向店主询问,并以店主之名起名为“星临轩”。第二天,郭沫若就把亲笔题写的“星临轩”店名送到店主手中,还特意题词:“此庐虽小,其味隽永。”
    “星临轩”招牌打出之后,名气大增,菜肴质量也不断提高:1958年,星临轩的创新菜“凉拌牛肉”被评为重庆市“特殊风味”菜肴;1964年,他们又推出“五香卷子牛肉”,被重庆市有关部门命名为“名小吃”。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路过重庆时,还曾三顾星临轩,看望当年的员工。为了把这家清真饭馆办得更好,郭沫若还特意从北京给星临轩汇来资助款,此事曾被传为佳话。

    文章来源:清真专业委员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