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美研究显示洋快餐可“绑架”大脑让人上瘾
日期:2013年12月25日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

    许多人吃洋快餐上瘾,吃了还想吃,甚至经常容易吃撑肚皮。是洋快餐的确好吃吗?否。美国一个最新研究发现,之所以人们会贪吃汉堡、奶昔、冰淇淋、巧克力等食品,是因为这些食品中所含的一种饱和脂肪可以迅速“控制”大脑,让人产生没有吃够吃饱的感觉,甚至周五吃了之后,到下周一还想再吃一次。
  大脑关闭警报阀门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在奶制品、汉堡以及奶昔中所含的饱和脂肪在食用后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让大脑关闭提醒人们已经吃饱的“警报”机制。
  研究者称,这种作用非常强大,甚至令人吃过一个汉堡后过三天还觉得饿,想再吃一个。
  领导这一研究的克雷格说:“通常,我们的身体会预先提醒自己已经吃得够饱了,但是在吃一些感到好吃的东西时,这一机制却会失灵。”克雷格说,这一研究同时显示,人的整个大脑机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
  本来大脑中有两种调控胃口的激素——胰岛素和瘦素(也称肥胖荷尔蒙),它们可以给予大脑是否已经吃饱的信号,但是饱和脂肪会令大脑发出忽视这些警告的信息。
  克雷格说,这一研究显示,如果人们吃了饱和脂肪的食品,大脑就会被脂肪酸“击中”,对胰岛素和瘦素产生抗拒。“由于大脑并未指示人们不要再吃,所以很容易吃到撑。”克雷格说。
  研究者还发现,饱和脂肪酸对大脑的“绑架”可以持续三天。而在饱和脂肪酸中,一种被称为软脂酸(又叫棕榈酸)的脂肪尤其擅长“蒙骗”大脑。软脂酸是一种在奶油、芝士、牛奶和牛肉里常见的饱和脂肪。
  人体摄入的脂肪包括两大类脂肪酸——饱和和不饱和。饱和脂肪是指形成脂肪的碳链上带满氢原子, 这种脂肪可以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被认为是不健康的脂肪酸,是对心脏的一个重要威胁因素。肉类和奶制品是饱和脂肪的最主要来源。
  这一研究是在老鼠身上进行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临床调查月刊》上。

    文章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