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华裔社团发起第三次鼠肉报道抗议
纽约华裔社团2日发起第三次大规模抗议,百余名示威者聚集在纽约十一频道电视台办公大楼前,一致谴责抹黑、诬蔑华人餐馆的报道,呼吁全美华人团结起来,与带有种族歧视的新闻报道抗争到底。
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执行主席、纽约华人餐馆联盟会会长黄克锵说:“70年代,有人说华人餐馆使用味精可能致癌,从那以后,许多中餐馆标明‘本餐厅不使用味精’。可为什么许多西餐馆也在使用味精,却无人指责呢?这难道不是歧视吗?今天不同了……我们不再选择忍受,要为我们的权利抗争到底。”
当天,加入到华人抗议行列中的一位非裔美国记者说:“华人今天的所作所为给其他少数族裔树立了榜样,今后如有此类事件发生,在美国的其他少数族裔也会抗争到底。”
一些侨领表示,华裔社团计划每月举行一次抗议,直至纽约十一频道电视台改正错误。
1月29日,纽约十一频道电视台接到一位非裔女士的投诉,称其在布鲁克林区的“新福建”餐馆购买的外卖“芥蓝鸡肉米饭”中混有老鼠肉。当天傍晚,该台在没有经过任何检验求证的情况下以《令人作呕的食物》为题播出独家专题节目。
1月31日晚,纽约十一频道电视台又对“鼠肉外卖”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因为纽约市卫生局拒绝进行私人检验,该电视台自己联系了专业身份可疑的检验师约翰·邦内斯,对疑是老鼠的肉团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断定不是鸡肉,而是啮齿类动物肉。
这两则新闻播出后,整个纽约地区华人餐馆的生意大受影响。此外,一系列连锁反应也随之而来。华人肉食、海鲜、蔬菜批发公司和外卖餐盒供应公司的生意最近下滑不少。对此,华人社团于2月4日和2月26日分别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
目前,“新福建”中餐馆已正式向纽约布鲁克林高等法院递交起诉书,控告纽约十一频道电视台及其母公司、采访该新闻的记者克里斯·格洛廖索以及当天华裔新闻主播董恺悌等涉嫌诽谤,造成他人精神和经济损失,并要求200万美元的赔偿。
美中餐业者上电视回应片面报道
新华社华盛顿4月2日电(记者李学军)针对美国一些主流媒体片面解读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有关中餐的调查报告,美国马里兰州洛克维尔“海珍楼”店东沈实和沈郭逸媛夫妇于3月26日应邀至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晨间新闻节目介绍中餐,帮助美国人认识什么是真正的中餐,以及如何健康地吃中餐等。
他们在5分钟的节目中介绍了“海珍楼”做的一些养生菜,如淮山鸡片、蟹肉豆腐等,还介绍了中国人做菜常用的枸杞和山药对身体的诸多好处。节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就连主持人都说“上了一堂课”。
沈实夫妇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众利益科学中心进行调查所挑选的左公鸡、柠檬鸡、干煸四季豆和鱼香茄子都是美国人爱吃而得以在美国流行的中国菜,不是典型的中餐。
沈实夫妇20年前刚开始在美国开中餐馆时推出的是地道正宗的中餐,但来吃饭的美国人一听说没有左公鸡、鸡肉炒面和虾仁炒面,就认为这不是中餐转身离去,所以餐馆开张一个月后就只好换菜单。沈实戏言说,中国有八大菜系,而受美国人欢迎的这些菜则被称为“第九菜系”,即“美式中国菜”。
此外,沈实夫妇指出公众利益科学中心挑选的这几道菜恰好都是油炸或用油多的菜肴。中餐的做法有炖、蒸、煎、烤、烧等上百种,公众利益科学中心在调查中只选择了一种:炸。这样得出来的结论自然有以偏概全之嫌,而美国一些主流借机炒作中餐“不健康”则更是完全不正确的。
沈实夫妇表示,去电视台做节目是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让美国人认识中餐。不管怎样,公众利益科学中心的报告对中餐馆来说是个警告,确实应该引以为戒,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情。
沈郭逸媛有更长远的想法。她说,自己正在想方设法做一些电视节目,向美国人介绍如何正确吃中餐。她表示,经过努力,相信美国人一定会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
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3月21日公布对中餐馆食品健康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中餐馆食品的盐分较多,钠的摄入量超过了正常指标,而且热量较高。不过报告同时指出,中餐仍是美国人外出就餐时的最爱,由于烹调以植物油以及海鲜、家禽为原料,中餐中所含的反式脂肪量较低,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等。报告经美国一些媒体片面解读后,对中餐馆的生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作者:李博 来源:第一食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