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回民小吃产业化发展谋划路径
第二届回民小吃产业化发展交流会现场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李亚光发言
餐饮商学院院长吴坚就回民小吃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作专题讲演
专家王喜庆与大家分享如何打造特色美食街区
兰州市商务局领导寇宗泽就如何让小吃成为城市名片分享经验
为了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加快推进回民小吃产业化发展,8月18日,中国烹饪协会在新疆昌吉举办了第二届回民小吃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河南、新疆等各地专家、行业组织、餐饮企业代表与当地政府、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发展大众化餐饮,提高回民小吃产业化水平,不断做强做大而献计献策,取得了可喜成果。
新疆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哈丽妲、昌吉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翠玲、昌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莉莉、昌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庄玉廷和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李亚光出席了交流会,中国烹饪协会清真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文春主持了会议。
在会上,餐饮行业专家、餐饮商学院院长吴坚以“创建美食名城的战略思考,发展小吃产业的探索之路”为题做了演讲,全面剖析了清真饮食的特点,深刻分析了回民小吃产业发展的路径,他强调指出:当前是小型特色餐饮大行其道,回族小吃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清真食品以养为本,用料讲究,坚持营养健康的特点,以“绿色、纯净、无污染”的优良品质和富有饮食文化内涵深受现代人对食品的新认知、新需求。他针对如何加快推进回族小吃产业化发展的路径指出,一是通过特色定位品牌、树立品牌,二是通过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装饰文化发掘餐饮文化内涵,塑造品牌形象;三是以“单品多品牌模式,连锁发展、休闲餐饮、食品双驱动”等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安全、健康、美味的价值诉求;四是广泛应用信息化科技手段,采取网络订单、o2o营销方式;五是市场化运作整合资源,从小众化向大众化拓展,从分散小集中到按市场区域覆盖,从街边店向社区厨房转型,从单一小吃店向社区店+网店转,从堂吃到外卖的延伸。他运用一系列精典案例对小吃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和品牌化经营模式做了具体阐述。餐饮行业专家、陕西省烹饪协会副会长王喜庆从饮食街区的渊源和现状、饮食街区的价值,到全国成功饮食街区的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了建设特色饮食街区,促进小吃产业发展的专家意见。兰州商务局调研员寇宗泽以“实施品牌战略,弘扬特色饮食文化”为主题,分享了兰州市保护、传承、发展小吃牛肉面的成功经验,展示了兰州政府、行业、企业联动,使小吃“兰州牛肉面”成为城市名片,树立起“中国牛肉面之乡”城市品牌形象。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餐饮企业家白梅交流了挖掘继承回族小吃精华,做强做大回族婚宴文化,把小吃产品做成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实践。全国知名清真食品集团祥聚斋董事长王猛对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整合资源,科研发展,将是做强做大清真食品产业的必选之路”。中国烹饪大师马志和介绍了中国清真美食走进马来西亚活动,为清真小吃产业走出国门提供了借鉴。
在会上,昌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庄玉廷全面介绍了昌吉回民小吃文化的悠久历史、传承和发展。近几年来,在昌吉市委、市政府等多方支持和指导下,在挖掘清真饮食文化内涵,培养龙头餐饮企业,打造“中国回民小吃之乡”品牌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和创新发展。
李亚光副会长发言指出,当前加快大众化餐饮发展势在必行。小吃文化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更是地方餐饮的特色符号,传承保护具有代表性的小吃佳肴,不仅是大众化餐饮环境下的必要选择,更是餐饮从业者的历史责任。回民小吃是清真美食文化的精粹,有着民族性、地域性、普遍性的特点。提高回民小吃的产业规模和经营水平,首先要着力于深耕文化,传承特色。增强回民小吃文化的趣味和品位,让回民小吃文化得以不断的传承和发扬。二是要培育有影响力的回民小吃品牌,扩大市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回民小吃美食街区,开展申遗。三是形成产业链,从而带动特色小吃工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四是充分利用大众化餐饮发展的有利时机,下力做强做大回民小吃产业。
来自全国各地代表观摩了中国(昌吉)第八届美食文化旅游节,并对昌吉、乌鲁木齐的清真特色餐饮企业及小吃街区进行了深入考察交流。
考察新疆特色餐饮企业--香十里土坑烧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