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2013年中国餐饮业信息化调查报告
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全国近30家地方协会共同发起的“2013年全国餐饮业信息化调查”历时一年,在4月19日召开的2014(第八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2013年中国餐饮产业信息化调查报告》。
报告认为,当前全国餐饮业信息化水平比较滞后,主要应用于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和外部营销两方面。
内部运营管理信息化普遍应用较低
办公自动化(OA)系统能够实现办公自动化处理,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在各行业中普遍应用。但餐饮业对于OA系统的普及率却相对较低,餐饮企业中的应用比例还不到一半,并且系统利用水平也不高,应用最广泛的只是文件档案管理、信息发布、收发邮件等最基础的事务型功能,信息流程的跟踪与监控、业务讨论、信息集成等有关企业管理、决策支持功能的利用率却普遍较低。
在餐厅前厅运营管理方面,“POS收银/点菜”受到了餐饮企业的普遍欢迎,普及率高达95%,已成为餐饮信息化的“入门级应用”。此外,餐饮企业还在“进销存”、“会员管理”、“订货及配送系统”,以及“电子菜谱(点菜器)”等方面引进信息化,但使用率都不是很高。
相比而言,连锁餐饮企业更加需要有一整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所有的连锁厨房、采购/物流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联系起来,从而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品质统一以及运营管理的高效。但连锁餐饮企业在厨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普及率都在4成以下,而且受制于资金或人手等问题,采购物流信息化水平也比较低。
外部营销信息化应用空间广泛
在移动互联迅速兴起的形势下,尽管传统媒体渠道的宣传作用仍非常有效,但营销信息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餐饮企业不断尝试各种新媒体营销,初步形成了利用自主信息平台、第三方信息平台进行营销两类方式。
餐饮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信息平台,不仅通过手机短信维持原有顾客、挖掘潜在顾客,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微信、微博、团购等渠道的宣传效果。目前已有1/3以上的餐饮企业利用微信微博进行宣传推广。
除了自身信息化平台之外,餐饮企业还积极与第三方合作,利用第三方信息平台开展营销活动。团购、电子优惠券都是合作比较多的业务形式,尤其是团购,超过一半的餐饮企业都参与过。高端餐饮也纷纷推出团购、电子优惠券等活动,开始向大众消费靠拢。作为O2O(线上到线下)新兴模式的重要一环,在线预订也成为企业尝试与第三方信息平台合作的新业务。总的来看,虽然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发展迅速,但是规模并不大。依然有超过40%的餐饮企业没有参与过团购或电子优惠券业务,对此持相对谨慎的态度;预订方式也是以电话订餐为主,仅有不到20%的餐饮企业探索推出在线预订、支付、选座。
餐饮业信息化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餐饮业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餐饮信息平台建设刚刚起步,信息化应用处于初级阶段,餐饮业信息技术仅相当于国内零售业8-10年前的水平,而与欧洲、日本等外国餐饮业更是无法比较。我国餐饮业信息化现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餐饮业信息化没有统一标准
餐饮业信息化尚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使得餐饮企业内部经常出现“信息孤岛”现象。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餐饮企业不同部门使用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但每家供应商的标准不统一,餐饮企业内部就出现部门间信息交流不流畅,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二)餐饮业信息化服务供应商实力不强
餐饮业实现信息化需要一个包含“软硬件安装、人员培训、问题咨询、内部管控实施、电子商务实施、信息收集、数据挖掘”等内容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就要有信息化服务供应商提供强大有力的支持。但是,餐饮业信息化服务供应商整体实力并不强,呈现“小、散、乱、弱”的特点。
本次调研中,被调查餐饮企业使用的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就有40多个品牌,出现频率最高的前十个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仅为一半。第三方信息平台供应商大多只是“餐饮信息”服务平台,并不是“餐饮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且产品和服务“同质化”比较严重。供应商的产品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餐饮企业需求。据调查,有近一半的餐饮企业都认为现有信息化产品功能不完善,系统整合也不完全。
(三)餐饮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餐饮企业部门信息缺乏有效整合,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调查显示,大多餐饮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都能够有效实现信息化管理,但行政、库房、厨房、采购、人事和后勤等部门信息化应用水平都普遍偏低。由于企业管理和发展需要,连锁餐饮企业这几个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对较高。
(四)餐饮企业信息化缺乏专业人才
餐饮企业不论是把信息化外包还是走信息化自建之路,都需要专业人才。但是,餐饮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已成为突出问题,60%的餐饮企业认为这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据调查,40%的餐饮企业都没有设置专职的信息化部门或人员,还有30%的企业是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兼职代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才缺乏问题可能仍然存在。此外,资金短缺、信息化成本较高也是阻碍餐饮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餐饮业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
(一)餐饮业信息化建设速度有加快倾向
面对餐饮行业发展的严峻形势,餐饮企业正逐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寻求升级突围。据调查,2013年近4成餐饮企业在信息化上的资金投入比2012年有所增加,尤其是中高端餐饮企业。还有4成的企业资金投入保持不变。
(二)O2O成为餐饮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根据品途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均以60%以上的速度急剧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200亿左右。尽管如此,餐饮O2O市场规模占整个餐饮行业规模的比重还非常小,2012年达到1.6%,预计2013年也仅为2.4%。餐饮业O2O市场尚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从长远来看,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对O2O领域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线预订、微博微信营销等都是企业最有兴趣涉足的业务。
(三)移动互联化应用发展迅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能终端的大规模普及,餐饮业信息化发展的移动互联化已成为重要趋势,餐饮企业越来越青睐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营销,并推出APP等多种应用。
(四)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逐步推广
全球信息科技已经进入新纪元,企业将面对复杂的外界环境所带来的种种挑战,而以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成为餐饮企业智慧增长的关键动力。云技术、大数据能够有效整合资源,降低信息化系统成本,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并更具弹性。
(五)单纯的软/硬件服务商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在整个社会都在互联网、云技术、移动应用发展的大环境下,餐饮业对信息化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作为餐饮业软件、硬件服务商也正向两个方向转型。一个是向软硬件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提供从餐饮信息化管理咨询到系统开发、实施、培训、售后,从软件服务到硬件选型、测试的餐饮业整体IT解决方案。另一个方向是向平台服务商转型,运用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为餐饮企业提供营销、运营、管理等综合服务。
餐饮业信息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进步和餐饮行业整体陷入困境的背景下,针对餐饮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行业规范,推动有序发展
为促进餐饮业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健全完善餐饮信息化服务市场秩序和规范至关重要,规范统一信息化技术标准迫在眉睫。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配合,整合资源,积极推动餐饮信息化服务产业规范化发展,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实现餐饮信息化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增强,引导餐饮业信息化健康向前发展。
(二)加强教育培训,保证人才供应
推动餐饮业信息化发展必须有足够的专业人才保障。在行业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围绕行业信息化专业要求,强化教育培训,培养满足餐饮业信息化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增加社会就业机会。
(三)政策给予支持,切实扶持发展
餐饮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资金匮乏等困难。政府有关部门可出台资金扶持政策,采取税收优惠、专项贴息、低息贷款、财政补贴等多种措施切实支持。行业协会组织也要充分发挥好政府部门和餐饮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利益、沟通行业信息、加强业务交流、推广先进技术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做好工作。
报告认为,当前全国餐饮业信息化水平比较滞后,主要应用于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和外部营销两方面。
内部运营管理信息化普遍应用较低
办公自动化(OA)系统能够实现办公自动化处理,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在各行业中普遍应用。但餐饮业对于OA系统的普及率却相对较低,餐饮企业中的应用比例还不到一半,并且系统利用水平也不高,应用最广泛的只是文件档案管理、信息发布、收发邮件等最基础的事务型功能,信息流程的跟踪与监控、业务讨论、信息集成等有关企业管理、决策支持功能的利用率却普遍较低。
在餐厅前厅运营管理方面,“POS收银/点菜”受到了餐饮企业的普遍欢迎,普及率高达95%,已成为餐饮信息化的“入门级应用”。此外,餐饮企业还在“进销存”、“会员管理”、“订货及配送系统”,以及“电子菜谱(点菜器)”等方面引进信息化,但使用率都不是很高。
相比而言,连锁餐饮企业更加需要有一整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所有的连锁厨房、采购/物流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联系起来,从而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品质统一以及运营管理的高效。但连锁餐饮企业在厨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普及率都在4成以下,而且受制于资金或人手等问题,采购物流信息化水平也比较低。
外部营销信息化应用空间广泛
在移动互联迅速兴起的形势下,尽管传统媒体渠道的宣传作用仍非常有效,但营销信息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餐饮企业不断尝试各种新媒体营销,初步形成了利用自主信息平台、第三方信息平台进行营销两类方式。
餐饮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信息平台,不仅通过手机短信维持原有顾客、挖掘潜在顾客,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微信、微博、团购等渠道的宣传效果。目前已有1/3以上的餐饮企业利用微信微博进行宣传推广。
除了自身信息化平台之外,餐饮企业还积极与第三方合作,利用第三方信息平台开展营销活动。团购、电子优惠券都是合作比较多的业务形式,尤其是团购,超过一半的餐饮企业都参与过。高端餐饮也纷纷推出团购、电子优惠券等活动,开始向大众消费靠拢。作为O2O(线上到线下)新兴模式的重要一环,在线预订也成为企业尝试与第三方信息平台合作的新业务。总的来看,虽然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发展迅速,但是规模并不大。依然有超过40%的餐饮企业没有参与过团购或电子优惠券业务,对此持相对谨慎的态度;预订方式也是以电话订餐为主,仅有不到20%的餐饮企业探索推出在线预订、支付、选座。
餐饮业信息化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餐饮业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餐饮信息平台建设刚刚起步,信息化应用处于初级阶段,餐饮业信息技术仅相当于国内零售业8-10年前的水平,而与欧洲、日本等外国餐饮业更是无法比较。我国餐饮业信息化现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餐饮业信息化没有统一标准
餐饮业信息化尚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使得餐饮企业内部经常出现“信息孤岛”现象。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餐饮企业不同部门使用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但每家供应商的标准不统一,餐饮企业内部就出现部门间信息交流不流畅,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二)餐饮业信息化服务供应商实力不强
餐饮业实现信息化需要一个包含“软硬件安装、人员培训、问题咨询、内部管控实施、电子商务实施、信息收集、数据挖掘”等内容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就要有信息化服务供应商提供强大有力的支持。但是,餐饮业信息化服务供应商整体实力并不强,呈现“小、散、乱、弱”的特点。
本次调研中,被调查餐饮企业使用的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就有40多个品牌,出现频率最高的前十个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仅为一半。第三方信息平台供应商大多只是“餐饮信息”服务平台,并不是“餐饮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且产品和服务“同质化”比较严重。供应商的产品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餐饮企业需求。据调查,有近一半的餐饮企业都认为现有信息化产品功能不完善,系统整合也不完全。
(三)餐饮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餐饮企业部门信息缺乏有效整合,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调查显示,大多餐饮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都能够有效实现信息化管理,但行政、库房、厨房、采购、人事和后勤等部门信息化应用水平都普遍偏低。由于企业管理和发展需要,连锁餐饮企业这几个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对较高。
(四)餐饮企业信息化缺乏专业人才
餐饮企业不论是把信息化外包还是走信息化自建之路,都需要专业人才。但是,餐饮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已成为突出问题,60%的餐饮企业认为这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据调查,40%的餐饮企业都没有设置专职的信息化部门或人员,还有30%的企业是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兼职代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才缺乏问题可能仍然存在。此外,资金短缺、信息化成本较高也是阻碍餐饮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餐饮业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
(一)餐饮业信息化建设速度有加快倾向
面对餐饮行业发展的严峻形势,餐饮企业正逐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寻求升级突围。据调查,2013年近4成餐饮企业在信息化上的资金投入比2012年有所增加,尤其是中高端餐饮企业。还有4成的企业资金投入保持不变。
(二)O2O成为餐饮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根据品途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均以60%以上的速度急剧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200亿左右。尽管如此,餐饮O2O市场规模占整个餐饮行业规模的比重还非常小,2012年达到1.6%,预计2013年也仅为2.4%。餐饮业O2O市场尚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从长远来看,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对O2O领域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线预订、微博微信营销等都是企业最有兴趣涉足的业务。
(三)移动互联化应用发展迅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能终端的大规模普及,餐饮业信息化发展的移动互联化已成为重要趋势,餐饮企业越来越青睐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营销,并推出APP等多种应用。
(四)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逐步推广
全球信息科技已经进入新纪元,企业将面对复杂的外界环境所带来的种种挑战,而以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成为餐饮企业智慧增长的关键动力。云技术、大数据能够有效整合资源,降低信息化系统成本,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并更具弹性。
(五)单纯的软/硬件服务商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在整个社会都在互联网、云技术、移动应用发展的大环境下,餐饮业对信息化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作为餐饮业软件、硬件服务商也正向两个方向转型。一个是向软硬件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提供从餐饮信息化管理咨询到系统开发、实施、培训、售后,从软件服务到硬件选型、测试的餐饮业整体IT解决方案。另一个方向是向平台服务商转型,运用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为餐饮企业提供营销、运营、管理等综合服务。
餐饮业信息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进步和餐饮行业整体陷入困境的背景下,针对餐饮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行业规范,推动有序发展
为促进餐饮业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健全完善餐饮信息化服务市场秩序和规范至关重要,规范统一信息化技术标准迫在眉睫。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配合,整合资源,积极推动餐饮信息化服务产业规范化发展,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实现餐饮信息化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增强,引导餐饮业信息化健康向前发展。
(二)加强教育培训,保证人才供应
推动餐饮业信息化发展必须有足够的专业人才保障。在行业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围绕行业信息化专业要求,强化教育培训,培养满足餐饮业信息化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增加社会就业机会。
(三)政策给予支持,切实扶持发展
餐饮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资金匮乏等困难。政府有关部门可出台资金扶持政策,采取税收优惠、专项贴息、低息贷款、财政补贴等多种措施切实支持。行业协会组织也要充分发挥好政府部门和餐饮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利益、沟通行业信息、加强业务交流、推广先进技术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做好工作。
